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世界顶尖大咖齐集上虞探讨照明产业新技术新趋势

“十三五”LED产业规模或超万亿元

  本报讯 5月31~6月1日,由国际电光源委员会发起主办的第15届“国际先进照明科技会议”在绍兴市上虞区召开。会议以“未来照明·超越照明”为主题,探讨LED照明产业发展新技术、新趋势,议题涉及固态照明的材料、器件、光源、灯具及其在智能照明、医疗健康、农业照明、光联网等领域的学术进展和创新应用。

  科技部原副部长、国际半导体联盟主席曹健林,“蓝光之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中村修二教授,国际电光源委员会主席罗宾,“LiFi之父”、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哈斯,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复旦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郑立荣等全球照明领域的一批精英翘楚出席峰会。会上,上虞区政府把中村修二聘为了上虞荣誉科技顾问。

  为期两天的会议,议题包括“固态光源材料与器件的创新”“一个光连接的世界”“智慧照明系统与中国智慧城市发展”“LED照明驱动的发展趋势”等。大会圆桌会议,邀请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展望未来照明的创新应用,对话光电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挑战。

  曹健林在专题报告中具体分享了当前半导体照明的状况,中国半导体照明发展的重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国际半导体照明的组织及发展情况。曹健林表示,高品质照明、舒适照明、智慧照明都是半导体照明的关注点, LED在农业、信息、健康等超越照明领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也为LED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预计“十三五”期间,产业有可能实现万亿元的规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虞区按照“一个主导产业对接一所知名大学,共建一个产业研究院”的思路,与复旦大学共建了绿色照明上虞研究院,有力助推了照明产业创新发展,去年照明电器产业相关企业近200家,规模达到100亿元,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以阳光照明为龙头的节能电光源成为亚洲最大的制造基地。

  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副所长张善端告诉记者,LED照明在激光照明、光医疗、光健康、光通信等领域都是新的发展方向。中国已经是LED照明的制造大国,在向LED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应该在技术创新上占领制高点,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更多的声音,引领整个行业继续发展。本报记者 杨汉水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十三五”LED产业规模或超万亿元 2017-06-06 2 2017年06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