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灵芝新品种龙芝2号中试与示范”通过验收
![]() |
图为兴龙公司负责人李朝谦(左一)在介绍“龙芝2号”栽培技术。 |
近日,龙泉市兴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灵芝新品种龙芝2号中试与示范”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据了解,“龙芝2号”作为龙泉“土生土长”的灵芝新品种,在省内和省外推广面积982亩,采收灵芝1027吨,实现销售收入5863万元,种植农户增收1901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历经十年 精心培育“龙芝2号”新品种
龙泉是“中华灵芝第一乡”,但此前农民所种的灵芝品种都是从外面引进的,培育自己的优良灵芝品种,是龙泉科技工作者的一个愿望。从2003年起,龙泉市兴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手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龙泉市张良明菌种场开始了长达10年的培育新品种“征途”。
早期,技术人员将在龙泉采集的野生赤芝连续驯化栽培两年,与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东北地区收集来的灵芝菌株进行菌株筛选试验,发现选育的野生赤芝菌株菌丝品质好、出芝快、朵型大。2008年,技术人员选取外形好、生长壮的多株菌株子实体进行分离,分别获得了13个菌株。2009年,技术人员把在冰箱中冷藏的各菌株活化后,进一步进行栽培试验,发现有5个菌株表现较好,经过连续两年的试验,这5个选育的菌株表现优异,性状稳定,产量最高,2010年,龙泉市将其命名为“龙芝2号”。
此后,“龙芝2号”在龙泉周边地区8个乡镇推广,证实其具有菌盖厚、朵型大、产量高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2013年9月,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食用菌专家组来到龙泉,考察审查“龙芝2号”。专家们在了解了“龙芝2号”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和推广应用等情况后,给出了该品种适宜在浙江省自然条件下椴木生产灵芝子实体的结论,“龙芝2号”有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证书”,成为龙泉“土生土长”的首个灵芝新品种,为进一步推进龙泉灵芝产业发展打下了一个好基础。
三年努力 国家成果转化项目圆满收官
2014年3月,由龙泉市兴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灵芝新品种龙芝2号中试与示范”获准立项并实施,公司科技人员以项目实施为新动力,加快了“龙芝2号”的推广应用步伐。公司先后在龙泉查田、宝溪等多个乡镇建立生产基地18个,其中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同时,以龙泉境内标准化基地为样板,通过培训班、现场会、发送简投、发送微信等形式进行跨区域推广,先后在四川、陕西等7省22个县(市)建立生产示范基地37个。“龙芝2号”由此成为全国培育灵芝的全栽培品种之一,给种植单位和农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期间,科技人员制定了灵芝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椴木灵芝质量标准,发表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3件,其中授权1件。
龙泉基地种植的“龙芝2号”子实体经农业部食用菌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多糖含量2.12%,三萜含量1.75%,优于《浙江省灵芝质量地方标准》。2016年9月,“龙芝2号”亮相中国灵芝大会,因其品质好、产量高而受到与会者的欢迎和好评。
本报记者 锡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