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浙江召开基础研究科研诚信工作研讨会

专家热议如何走出科研诚信困局

  2017年,我国科学基金项目经费预算达到了264.9亿元,管好用好科学基金显得更加重要。5月16日,浙江省基础研究科研诚信工作研讨会在温州召开,国家基金委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负责人,驻省科技厅纪检组负责人、省科技厅相关部门负责人、省内部分高校院所和医院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省基金办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科研诚信是从事科研活动应该遵守的基本价值观。国家基金委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主任朱蔚彤在“科学基金科研诚信工作”主题报告中提到,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不仅是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朱蔚彤说,基金委历来重视科研诚信建设工作,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教育、制度、监督和惩处并重”的科研诚信建设体系。

  “2006年4月,《Life Sciences》诉浙大基础系姚某某2004年76卷某论文涉嫌剽窃,经对论文其他署名作者调查,姚未经XXX等老师同意对该篇论文署名,系擅自署名。此外,经实验室人员证实,姚从未做过该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姚某某被取消副教授资格,并开除公职。”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科研办主任易平对学术不端的行为进行了介绍和举例。谈及这些科研诚信事件,易平痛心不已,他表示,当前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人才选拔中的量化考核制度使研究者们忽视了学科的差异和学术研究的内涵,助长急功近利,导致了学术工作重心的偏移和价值取向的扭曲。

  “在西方国家,几个主要的学术机构,如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化学学会等,对发表论文的道德准则都有详细的条文。我们可以看到,重复发表科研结果并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是必须规范。”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主任万跃华在“诚信与规则:从国际论文撤稿案例谈学术道德与规范”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经验与做法。他介绍道,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发表论文的道德准则指出,不要过多地发表论文,这种情况是指两篇或多篇论文在互相不引用的情况下合用相同的假定、数据、讨论要点或者结论。已经发表的论文摘要或会议论文集预印本不影响以后的投稿,但是在投稿时应说明全部情况。用另一种语言重新发表论文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在投稿时完全地、显著地说明稿子的原始来源。 

  据了解,此次会议由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温州医科大学承办。省基金委办公室主任吴正光表示,此次研讨会旨在探讨交流浙江省基础研究科研诚信工作做法与经验,加强科研诚信管理,为基础研究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此外,今后更多“主动出击”的举措也将实施到位,比如对专家评审组实行定期轮换制度、相似度检查等。

  本报记者 陈路漫 金乐平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专家热议如何走出科研诚信困局 2017-05-19 2 2017年05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