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外币理财有助资产保值增值
![]() |
如今,越来越多国人选择去海外旅游、购物、留学……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不少投资者手中也会增加一些外币,如美元、欧元、澳元等等。如何安全、有效地打理这部分资金,以及实现保值增值是不少投资者需要注意的。银行外币理财产品虽然熟悉的人并不多,但仍是最主流的外币投资模式,即便目前这类产品整体收益不及人民币理财,但潜力不可小觑。
银行外币理财备受追捧
伴随着英国公投退出欧盟,英镑大跌;美元继续走强……这些现象都让整个金融市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也让很多投资者不安。但是在这种波动下,又促使了投资者们看向另外一些领域的投资。比如外币理财产品、投资海外房产、购买黄金资金等避险资产的欲望愈发强烈,尤其是外币理财备受关注。
什么是外币理财产品
银行外币理财产品,是由商业银行推出的表外业务的一种,它属于银行理财业务。与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不同,外币理财首先要求投资者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一般是欧元、美元、澳元、港币、加元等国际货币。目前,美元、港币、澳元和欧元是银行推出的外币理财产品中的主流品种。但银行外币理财产品都有一些投资条件,例如美元产品一般是5000美元为起点,有的产品达到1万或2万美元,追加部分一般是100美元递增,也有1000美元的。港币产品一般是5万港币,追加部分一般是以1000港币递增。
按其连接标的分类,可分为利率/汇率挂钩、外汇挂钩、指数挂钩、股票篮子挂钩、债券基金挂钩;按投资期限分类,可分为短、中、长期的外汇理财产品;按投资的本金风险分类,可分为本金100%保障、部分本金保障及不保本的外汇理财产品;按投资的收益风险分类,可分为保证收益和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等。
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多为预期投资回报,其将间接与产品的连接标的的表现相挂钩。但产品的净值也会受包括利率水准及其波幅、汇率水准及其波幅、投资策略、杠杆水平以及存款到期时间等市场因素的影响。如果年收益水平不变,则收益水平取决于银行是否会提前终止理财产品,如果提前终止,则会使投资的收益总额减少。如果是年收益水平变化,则需要关注所挂钩的投资领域的变动情况,理财产品的收益高低,将与挂钩目前的变化相联系。
关注外币理财小细节
国内投资者在选择外币理财时,除了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外汇走势外,还需要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算算是否比人民币理财划算。国内投资者在购买外币理财时,要把握住关键问题,否则外币理财并非能让你真正赚钱和财富增值。
第一,要看这类产品是否保本。外币理财产品中,只有保证收益型和非保证收益型中的保本浮动收益这两类的投资本金,银行是承诺归还的,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这两类产品,尤其是保本保收益产品,投资风险较低,但相对来说收益率可能也不是很高。
第二,外币理财费用直接影响收益率。投资者最好比较一下,在同等收益率情况下,选择费率低的品种,可以多银行对比。不少外币理财产品宣传的收益,不是年收益,而是3年,甚至是5年的总收益,此外,累计收益也是与年收益有区别的。有些外币理财宣传累计收益高达15%,甚至更高,实则是5年收益的叠加,这也需要小心。
第三,外币理财也有门槛。一般来说,美元理财产品投资金额为数千美元,澳元理财产品投资金额为数千澳元;少数银行有外币协议存款产品,这类产品门槛会低一些。每家银行的投资门槛也不同,建议投资者要多了解,多跑几家银行进行咨询。
选择外币理财因人而异
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走低的形势下,不少投资者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避险,并购买美元理财产品以免资产缩水。除了考虑部分用资金购买外币理财产品外,还可以关注海外保险、配置海外优质地产,为海外就学的孩子提供一份保障,同时也能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
高净值家庭以及留学生家庭,在进行家庭资产配置时,可以考虑海外置业、美金保险等多样化的投资方式,确保财富保值增值。
投资要根据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个人喜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可以去投资股票,否则最好尝试其他相对稳健的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在海外购房还有一个风险,海外置业要考虑到各种“费”,变现比较慢,所以最好通过家庭闲置资金去购房,否则在急用钱时容易出现资金问题。对于已经有孩子出国留学的家庭,可以考虑购房自住,而对于那些待定的留学家庭,则未必要去购买自住房,毕竟孩子留学要选择的国家、城市、地区等无法确定。
投资结构性理财产品先看懂说明
银行人士建议,如果没有外币需求的人,不见得要跟风兑换美元理财产品。即使为多元化配置资产,也要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保持合理比例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有出国旅游、留学的打算和需求,则可以关注国际市场、汇率走势,趁人民币汇率相对走高的时候分配换汇、定期换购学费及生活费所需外汇。尽量分散缴纳,摊平购买外汇的成本和风险。
对于外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飙升的原因,理财师认为外汇在海外的货币利率有潜在上升趋势,理财产品收益也会提高。但普通投资者应该首先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目前市场上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有不少是结构性的理财产品。投资者一定要在看懂合同的情况下,了解清楚收益和风险再进行购买。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说明较为复杂,若投资者本人看不懂,则应请教专业人士,而不能因为收益率而盲目购买。
周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