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金融试验区

期货分析师,如何看大势?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

未来大宗商品市场状况主要看中国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致辞
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致辞

  第十一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于4月22~23日在杭州召开。本届论坛以“大融合·大数据·大市场”为主题,深入探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实体企业及市场主体风险管理的新需求与应对策略,研讨运用风险管理新工具与新模式的专业化服务新思路。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出席大会主论坛并致辞,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王明伟主持本次大会。

  方星海在讲话中谈了对国际形势的看法。他表示,当前正面临一个百年不遇的变局,世界各国都面临两股非常强劲的冲击——即全球化和信息化。全球化即指生产在全球进行配置,哪里成本低、质量好就到哪里去。信息化多集中在机器代替人脑上,对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将产生根本性影响。

  方星海对当前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应对“两化”进行了分析,认为要想阻挡“两化”这样一股潮流是很难的,因此,分析师不能不关注大势,而更要看清大势。他认为,未来分析大宗商品的市场状况主要看中国,中国在大宗商品领域将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朱从玖在致辞中表示,分析师大会在杭州召开了11届,丰富了杭州的金融活动。他介绍说,浙江省金融业的发展越来越健康,在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好期货期权衍生品工具,对浙江经济意义巨大。自贸试验区要考虑好与国际市场衔接,运用现代金融工具管理大宗商品波动,发挥中国因素在国际大宗商品国际定价中的作用。他希望浙江的企业都要重视运用期货期权管理风险,应对国际市场中的不确定性,也希望各期货公司加大对企业服务的力度,做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

  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和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白硕发表了主题演讲。

  在以“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服务新方位”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来自银行、保险、期货、现货企业、现货子公司、金融科技领域的专家围绕“期货+保险”试点推广、业务多元化过程中银行业与期货业的合作、供给侧改革下实体企业的服务需求、商品期权上市带来的机遇、金融科技应用等问题展开讨论,并表示在监管部门、自律组织、期货经营机构及广大投资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必将发挥应有功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本届论坛还举办了“期货分析师与金融科技”“区域法人金融机构战略合作联盟发展研讨会”“新媒体与期货分析师交流会”三场专题活动,以及“大宗商品”“期权”“场外衍生品”“资产管理”四个专题分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四家期货交易所、浙江期货行业协会协办,来自国内外金融衍生品专家、学者及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上市公司等精英逾千人参会。

  本报综合


科技金融时报 金融试验区 00003 未来大宗商品市场状况主要看中国 2017-04-28 2 2017年04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