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球38%,超过美日总和
浙江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全国第四
本报讯 第六届中国知识产权研讨会日前在杭州举行,会议以“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最新发展和全球趋势”为重点展开研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浙江省副省长成岳冲、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周国辉、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长杨梧、国际知识产权律师联合会会长Douglas Deeth等出席开幕式。
成岳冲表示,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将其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打造先发优势的核心支撑,目前浙江知识产权和专利综合实力均居全国第四位。成岳冲介绍说,浙江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三个突出”——突出战略引领、突出转化运用、突出严格保护。在全省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建成知识产权强省的总体目标,明确知识产权工作11项重点项目,充分发挥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作用,坚持保护与防范、日常执法与专项治理、重点整治与环境营造相结合。
成岳冲表示,下一步浙江将围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目标,重点做好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创造、提质量。强化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导向,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体系,显著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二是抓运用、促发展。加强产业核心知识产权研发与布局,鼓励企业积极申请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三是抓保护、优环境。深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综合执法,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贺化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论坛上作了主题发言。他表示,近年来,中国对知识产权的工作空前重视,提出了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成果。到2015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10万件,占全球总量的38.1%,超过美日总和,至2016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33.9万件;2016年中国的专利审查员超过1万人,执法知识产权案件48916起,司法判决超过14万起。可以说,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修改完善进程正日益加快,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增长,知识产权审查能力稳步提升,国际化水平突飞猛进。同时,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初步建成,区域知识产权布局也有所突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成效突出,知识产权服务业活力日益显现。
贺化指出,根据“十三五”规划要求,要继续深化知识产权工作改革,严格知识产权保护,高效运用知识产权成果。建设交易运营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人才培育体系、知识产权文化等一批重大专项,完成推动产业升级、强省建设、强企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工作,突破专利质量提升工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工程、人才和服务机构培育等重点项目。
周国辉在论坛上作了主旨演讲。周国辉表示,浙江将紧紧围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目标,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试点,推进知识产权和产业融合发展,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知识产权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本报记者 项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