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产经

中国首个物流快递行业安全自律平台启动

贩卖信息者将被逐出行业永不录用

  根据国家邮政局最新消息,4月起在31个省(区、市)相关试点城市启动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力争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实名收寄信息化全覆盖。

  然而,实名制在使信息真实度提升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为此,一些地区和业内企业已经开始寻求“防御之策”。

  近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物流快递行业信息安全大会上,中国首个快递行业安全自律平台启动,中国邮政、EMS、圆通、中通、申通、德邦、韵达、宅急送等多家物流快递企业已经率先加入平台,并承诺对于贩卖用户隐私的人员,平台将联手封杀,永不录用。

  光有隐私面单还不够

  菜鸟网络资深安全专家王乐介绍,目前消费者隐私被窃取的主要方式有面单拍照、内鬼泄密、系统软件漏洞以及外挂等。从趋势上看,通过线下的面单信息泄露隐私的比率逐渐上升。

  记者了解到,菜鸟网络已经开始联合快递公司启用更安全的隐私面单,可以在快递面单上隐去消费者的姓名电话等信息,从而阻断从线下盗取信息的通道。该面单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和商家的一致好评。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公安部在破获信息安全案件中发现,有不少信息泄露是公司内部员工监守自盗引起。比如北京一家电商企业的安全人员,就因泄露信息被抓获,该案涉及用户信息50亿条。

  王乐说,除了隐私面单,更安全的解决方案是启用物流云,通过对数据全程加密,从源头上保护消费者隐私。

  贩卖信息者永不录用

  在网络安全部门的见证下,中国主流物流企业当天启动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共享平台,承诺对于贩卖用户隐私的人员,将坚决驱逐出快递行业,永不录用 。

  从2016年菜鸟网络协助破获的信息泄露案件来看,相当一部分是物流企业内部人员作案。有一些够不上立案标准的,被企业辞退后,可能换个公司继续干。

  “这些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递小哥,他们大部分都是职业‘黑灰产信息贩卖’人员,流窜于不同的行业、公司,担任不同岗位。”王乐说。

  有了安全共享平台,以后这些人员的违法违纪信息将实现互通共享,这一 “黑名单”制度将更进一步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安全技术

  一年阻止数亿条信息泄露

  菜鸟网络CTO王文彬介绍,在网络安全主管部门、菜鸟网络和各大企业的协作下,快递物流行业的安全体系初步形成。

  2016年10月,菜鸟网络监测到某家物流公司系统出现严重安全漏洞,如果被黑客利用,可能导致400余台服务器被控制,将波及大量消费者信息。菜鸟紧急对该企业发出预警,并协助其完成了漏洞修补。据介绍,菜鸟网络联合业内企业,2016年成功阻止了数亿条消费者信息泄露。

  由此可见,未来,是否能保障消费者的隐私安全,将成为商家和消费者选择快递公司的重要参考之一。本报记者 林洁


科技金融时报 产经 00004 贩卖信息者将被逐出行业永不录用 2017-04-07 2 2017年04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