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产经】

未来到医院看病,接诊的或许是机器人

  “请问是否感到上腹部不适、腹胀、食欲减退”,“请问是否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请让我看看您的舌苔颜色”……在经过一系列模拟医生的问诊流程后,眼前这个胖嘟嘟的机器人给出了一份《问诊结果》,并为患者推荐适合的科室和医生。未来,这样一位机器人对患者进行接诊,你期待吗?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杭州天和高科产业园内的杭州百世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近距离接触到了这个聪明的小家伙。

  通过工作人员的演示,记者看到,在进行模拟问诊前,机器人通过集成在其手掌部位的智能传感器和前置的平板摄像头分别获取了患者的体温、心率、血氧、血压四大体征数据和脸色、舌苔、表情等图像数据,通过数据库内的模型比对和人工智能系统3~5分钟的模拟问诊,给出了最终的导诊和挂号科室建议。据悉,该系统在部分三甲医院已经进行了临床验证,智能导诊方面准确率高达95%以上。

  百世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华告诉记者,智能分导诊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分导诊的准确度,提升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据介绍,目前平均一家三甲医院的日门诊总量约为6000人次,分导诊人员工作量不仅非常大,还需要强大的医学专业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支撑。而在实际的导诊过程中,承担导诊工作的往往是护士、实习医生、志愿者,很难做到精准导诊。

  智能分导诊机器人以合作医院的7000万份临床病例、杭州医学情报中心的9800万份文献资料以及国外医疗文献等大数据为依据,量化成多个疾病模型库,通过内部计算机系统的认知计算能力,对症状、问题等进行分析,并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和分析技术,用最短路径和症状树的问答体系提高初诊效率,为病人提供准确的治疗方案。

  田华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与西安的西京医院、长沙的湘雅医院等国内知名大型医院达成初步试点合作协议,后续将在更多三甲医院投入使用。

  本报记者 陈路漫 金乐平

  通讯员 钱筱莹


科技金融时报 【产经】 00004 未来到医院看病,接诊的或许是机器人 2017-02-10 2 2017年02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