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启动三年行动计划
力争培育本土民营跨国公司20家
本报讯 浙江省日前正式出台《加快培育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显示,到2019年,浙江要推动一批民营跨国企业进入商务部中国非金融类跨国公司100强、国际承包商(ENR)250强或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力争培育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总部设在浙江、国际形象良好、海外布局业内领先、跨国经营指数较高的本土民营跨国公司20家。
《计划》明确了跨国并购整合能力、营销网络建设能力、全球制造布局能力、国际研发合作能力、全球资源开发能力、联盟协作开拓能力等六方面培育重点内容。围绕这六个重点,浙江将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在境外直接投资参股、控股或全资收购境外企业。以技术、品牌、市场为导向,鼓励发展以八大万亿产业为核心的同业并购;支持民营企业在境外建立各类销售机构、区域性营销中心以及仓储配送、售后服务基地等,不断完善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将研发设计、核心制造等高附加值环节留在本土,加工组装环节延伸到目标市场,实现省内研发制造、全球组装销售,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提高浙江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支持民营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收购等方式设立各类境外科技研发机构,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技术回归,提高民营企业技术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
此外,浙江努力布局全球资源开发。在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地区,重点开展铝矾土、镍、钴、铜等矿产及森林、油气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矿产资源采、冶、炼和深加工等上下游产业配套发展。同时,依托商会、协会平台,支持民营企业建立投融资联盟、总承包联盟、供应服务商联盟,巩固和拓展对外承包工程市场。
近年来,浙江跨国并购活跃。浙江省商务厅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浙江企业实施跨国并购项目166个,同比增长23%,并购额82.4亿美元,同比增长61.4%。其中99%为民企跨国并购。
《计划》还提出,浙江将加强跨国经营规划和指导,加强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合作产业选择和区域布局的指导,定期发布国别、地区产业投资指引等,推动跨国经营企业培育发展。未来三年,浙江还将完善跨国经营支持体系,加强国际税收政策的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做好投资前期税收风险识别、预警和跨国经营期间国际税收政策的落实,引导企业海外利润回归。本报记者 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