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创新】

急应急通信之所需,打造应急通信互联尖端产品

——探访“无线应急通信专家”浙江凯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凯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禹深义
图为应急指挥语音通信互联系统

  □本报记者 杨汉水

  2008年5月12日,一场悄然而至的汶川大地震,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四川,山城汶川里面的灾情每时每刻都牵动着大家。由于地震破坏力之大,加之四川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极大地阻碍了当时的救灾工作。但除去当时的地理自然原因之外,大家关注的是国内应急通信技术的滞后,大大影响了整个应急救援工作。

  “这样的突发事件对我和我的团队触动都是非常大的,我们希望能够在通信技术上面做点尝试和创新,在应急通信领域多网融合互通方面有所突破,更好地服务国内应急通信工作。”浙江凯池电子科技总经理禹深义表示,在这些事件触发下,他以及他的团队开始走上无线应急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之路。

  在禹深义的带领下,浙江凯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无线应急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的“开拓者”。作为国内最早进入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之一,通过十一年的科技创新,以及不断的实践检验,已经实现短波通信网、超短波通信网、手机通信网等原本互不相通的通信网络的互联融合,并多次运用到国家重大项目中,受到了国家相关应急指挥部门的高度认可,成为国内应急通信领域融网互通方面的领头企业。

  “专注、专业、专心,打造一流的无线应急通信产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应急通信指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应急通信技术在国内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在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突发事件出现以及世界级重要会议频繁举办的今天,对于应急的通信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我本人一直在无线通信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因此对无线通信技术行业并不陌生,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国内无线应急通信技术产品很大程度是依赖国外企业的,这让我们在一些重大的应急救援工作中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随着现实需求的增加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家信息安全也越来越被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国内自主的无线通信技术显得非常的迫切……”禹深义说。

  据介绍,浙江凯池电子科技自2005年成立以后,以经销国外知名通信设备厂家所生产的通信设备为主要业务,包括澳大利亚的柯顿电台、宝丽电台,日本的键伍电台、ICOM电台,美国的摩托罗拉电台等。禹深义表示,在经销国外通信设备的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通信设备组成的网络比较单一、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禹深义和公司团队决定自主研发不同制式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技术。

  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产品技术,总结市场需求和技术难点,浙江凯池电子科技在无线应急通信技术领域逐渐形成自己的自主技术和品牌。现如今,浙江凯池电子科技逐步已由原来的通信设备经销商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信息系统集成、通信产品经销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制的电子信息产品涵盖应急互联通信、短波通信、数字超短波通信、无线数据通信、多网融合指挥调度系统、无线数字移动图像传输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研制的融网通信系统设备更是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受到政府高层认可,在公安部直属机关、武警部队、省军区、人民防空等行业均广泛使用。在北京APEC峰会、博鳌亚洲论坛以及G20杭州峰会等世界级重大会议应急通信保障中的使用,更加凸显了其产品和技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禹深义表示,公司无线应急通信领域的进步和创新,源自于企业一直以来的坚守和专注,专心专业做好应急通信技术的产品,从一开始以经销国外知名通信设备品牌通信设备为主,通过不断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再到现在涵盖各个领域的高科技通信产品,公司一直都在做最好的无线通信应急设备。

  攻克多重通信技术难题,实现不同通信网络融网互通

  人类通信技术从最初的简单制式通信手段,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不同通信设备组成的不同通信网络,在人类通信技术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通信设备组成的网络比较单一,不同设备无法实现直接的互联互通。这意味着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不同救援部门就无法真正实现统一协调和指挥。

  “我们在经销国外电台的过程中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比如短波通信网络和超短波网络、短波通信网络和手机通信网络等,都各成自己的独立体系,无法直接融合在一起,这就浪费了时间和资源。”禹深义表示,尤其是在2008年看到汶川大地震后,这些应急通信网络无法直接互联互通,救援人员无法便携使用设备,这对应急工作形成极大的制约。

  2008年,浙江凯池电子科技开始投入资金和技术团队研发应急通信调度平台,实现了不同制式通信网络融网互通的目标。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完善,目前,在该技术领域已开发出应急通信互联互通系列产品,其中应急通信调度平台和应急通信互联终端已经解决了国内外较难克服的技术难题,受到国家相关部门重视,如公司自主研发的KD—780应急通信互联终端产品,已成功应用于2015年国家人防东北三省演练中。

  “不同制式的通信网络要想实现互联互通,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克服,其中最关键的是抗干扰和短波语音信号检测,因为同时接入多种通信设备后,通信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非常强,直接影响到话务人员的通话效果,如在抗干扰和语音信号检测方面没有突破的话,就很难听清楚。”禹深义告诉记者。目前行业内大多数通信公司重点关注于互联网、手机通信网、有线电视网络的融合,而很少有公司关注短波通信网、超短波通信网、手机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网络融合互通领域。“但我们企业本身就是从研究短波通信技术开始的,因为在这块有着自己独特的技术支撑,因而能够开发出与国外企业同水准甚至更加先进的技术产品。”

  记者了解到,浙江凯池电子科技除了在技术上突破外,在产品的硬件人性化操作上也做出非常多的创新。据介绍,应急调度平台产品的重量实现轻量化,非常适于携带和操作。“我们在硬件采用上,都是严格按照有关军工标准来操作的,保证产品技术稳定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便捷化操作,对于操作人员而言,只需要将设备接入,简单操作即可,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和专业水平。”禹深义说。

  勇立科技创新潮头,打造无线应急通信技术领军民企

  2015年6月,浙江凯池电子科技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9月,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三级资质的严格评审,并成为浙江省企业信息化促进会系统集成会员单位;2016年6月,浙江凯池电子科技自主研制的应急通信互联终端产品通过了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应急通信互联终端整体技术被认定为达到了行业内领先水平……

  从最初的无线应急通信设备经销商,发展成今天国内无线应急通信技术自主研发的佼佼者,浙江凯池电子科技依托公司技术团队自身深厚的技术积累,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行业内现有技术,通过自建研发团队、与高校合作共建研发中心等方式,实现无线应急通信技术的互联互通,并通过各项资质审定,广泛进入民用和特殊领域的应急指挥部门。禹深义表示,随着企业在行业内各项资质的健全,公司应急通信系列产品在各个领域将被更加广泛地运用,涵盖人防、武警、公安、消防、水利、交通、林业、地震、气象、石油勘探、应急救援等领域。

  “从企业长期发展以及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要想一直保持产品的可靠性和先进性,未来我们将会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把自己打造成无线应急通信技术领域的一家创新型民企。”禹深义表示,未来将依托公司雄厚的科研技术实力,不断开展各地政府部门应急通信产品。同时,以自主研发的应急通信互联终端等核心产品为拳头,进一步加强与政府、军工和航天部门等的合作,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

  “把军工标准作为企业质量管理标准,是希望用更高的标准来提升公司自研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以军品科研为动力,有效提升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整合各个领域的资源,使企业真正能够成为应急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同时,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的情况下,更好地服务于民用通信设备产品,让我们的应急通信产品更好地服务大家。”禹深义说。


科技金融时报 【创新】 00006 急应急通信之所需,打造应急通信互联尖端产品 2016-12-16 2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