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茶产业转型发展
中央现代农业专项助推浙江农业转型升级
中央茶产业提升项目以标准茶园建设、茶厂优化改造、茶资源开发利用及茶市场、茶品牌、茶文化培育为主要建设内容,加快构建现代茶产业体系,积极促进茶产业、茶生态、茶经济和茶文化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2015年,中央茶产业提升项目共立项安排11个茶叶重点县,并相应拨付省级以上财政资金50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1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配套1900万元。截至目前,中央茶产业提升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5155万元,共建设主干道55291米、操作道或支道36433米、喷滴灌2760亩、排灌渠17572米、蓄水池23505立方米、防护林30848株、遮阳设施358亩、冷藏保鲜设施1149立方米;购置杀虫灯360只、色板43.34万片、防风扇等抗灾设备设施35台、名优茶生产线14条、茶叶加工设备43台、茶叶分级检测等设备采购30台;改种换植及品种结构优化369亩,清洁化生产设施改造17596平方米,机采茶园改造建设2235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3795亩,茶叶品牌建设4项。
项目建成后,预计项目区茶叶产量可达4372吨、产值35358万元、亩产效益5.56万元,标准化茶园面积达3.7万亩,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率达到75%以上。
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通过实施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鱼类产业提升项目,浙江重点扶持建设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尾水生态化处理、养殖环境改善、生产环节质量安全检测、鱼类养殖生产基础设施改造、浅海鱼贝藻立体养殖,进一步提升养殖设施化、生态化水平,增强海淡水养殖综合生产能力。
2015年,浙江省共立项安排25个项目县(市、区)和3个省本级直属单位实施中央鱼类产业提升项目,并相应拨付省级以上财政资金88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80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配套800万元。截至目前,中央鱼类产业提升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2045万元,共建设(改造)高标准池塘3187亩、设施大棚建设88.5亩、新型温室和工厂化育苗设施300平方米、深水网箱及围网2527.2亩、进排水渠道25.5公里、供电线路19.1公里、道路36.6公里、循环水养殖系统92.5亩、养殖水净化处理设施470.6亩,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8项,技术示范带动农户313户,技术示范辐射面积2.92万亩。
项目建成后,预计项目区水产总产量可达11846吨、总产值45613万元、养殖效益15638万元,项目区新吸纳劳动力人数966人,建立推广示范户数1011户,项目辐射带动面积超过4.5万亩。
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中央水稻产业提升项目以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提升水稻产业生产条件、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改善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田间基础设施,建成一批育秧中心、烘干中心,着力推进粮食生产的全程社会化服务,实现水稻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
2015年,全省共立项安排52个县(市、区)实施水稻产业提升项目,并相应拨付省级以上财政补助资金2278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7335万元、省级财政配套5450万元。截至目前,项目区已累计完成投资22300万元,其中:农田基础设施实际完成投资12939万元,共建成机耕路255公里、修建灌渠225公里、涵管及U形槽等3720米、泵站36座、农机下田坡1480个;社会化服务基础(育秧、烘干中心)实际完成投资9059万元,共建成烘干中心78个、育秧中心57个;“三新”技术推广实际完成投资303万元,共组织开展统一育供秧等服务(千亩高产示范片)7.87万亩、水稻强化栽培等技术应用33.4万亩、新品种新农药新化肥应用16.8万亩。
本报记者 孟佳韵
通讯员 何法顺 高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