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温州农房抵押贷款国家级试点一年

百亿贷款激发四万农户小康梦

  本报讯  临近新年,许多工厂开始停止接单,在瑞安市莘塍街道经营家具生意的村民肖玉武用自家农房作抵押,向瑞安农商银行贷款15万元,备了一批新家具留着工厂停产后过年期间销售。“以前农房不好贷款,想做点买卖什么的没周转资金,现在不仅银行上门服务,一天就办结手续发放贷款,利率还优惠!”他说,这贷款解决了不少像他这样农户的资金周转困难。

  本月正值乐清、瑞安两地农房抵押贷款国家级试点一周年,记者昨从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获悉,借试点东风,温州全市农房抵押贷款余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00.49亿元,已累计放贷47726笔,不仅盘活了农村固定资产,更激发了4万多贷款农户创业奔小康的热情。

  由于宅基地所有权属于村集体,农房不能融资抵押变成了“死资产”。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从2015年12月28日起,授权全国59个县(市、区)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乐清市和瑞安市获准试点农房抵押贷款。

  试点以来,温州积极做好相关配套制度建设。乐清、瑞安建立了较完善的农房抵押贷款配套政策体系。在乐清,宅基地确权颁证率已达95%,农房确权颁证率为68%,比年初提升16个百分点。在交易流转方面,两地都在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设。

  “200万元以下的农房抵押贷款,可由借款人和信贷人员相互协商确定价值,对200万元以上的农房抵押贷款,由专业房产评估机构估价。”乐清农商银行柳市支行负责人表示,这种灵活的方式容易被农户接受。乐清在保障农户基本住房权利的前提下率先突破农房抵押物处置瓶颈,进入司法诉讼环节的169起农房抵押不良贷款案中,已成功拍卖处置58起,为全国解决这一难点问题提供了试点经验。据统计,乐清农房抵押贷款增长20.5%,余额为49.17亿元,位居全国首位,农房抵押贷款不良率仅为1.3%。

  规范、优化、简化农房抵押贷款操作流程,唤醒了农村沉睡的资产。“政策配套加快了政策落地,让更多农民享受到了改革成果。”人行瑞安市支行副行长陈礼妹介绍,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专门划出1.5亿元支农再贷款额度,定向支持金融机构发展农房抵押贷款。不久前,乐清也设立500万元农房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用作安置资金补偿和不良风险补偿。

  在温州,越来越多农民与肖玉武一样,开始了解并接受农房抵押贷款,这一试点政策还惠及到温州其他县市区。本报记者 尤成勇 李尖 林迎颖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百亿贷款激发四万农户小康梦 2016-12-16 2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