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科技界面对热点问题 需解答公众质疑

第二届科协发展理论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本报讯 12月3日,以“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科协发展理论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国内外科技智库、高等院校、学会以及各级科协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200多人参加研讨会,共同探讨新时期科协组织如何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支撑作用和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在开幕式上作了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科技与社会:科协组织的使命”为主题的大会报告。他认为,科技人应该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科技与社会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中央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科技界更加奋发有为,增加科技供给,强调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引进技术比例持续下降。2015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占世界总量15%,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在全球40个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8位,“但是应该注意到科技成果转化不够,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王春法说。

  王春法指出,当前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达到空前的强度,社会公众强烈要求参与到科学决策之中和进入到科技活动的角色扮演当中。社会公众对PX项目的误解、核电站的选址争议、对撞机的讨论,以及科研经费如何使用的质疑讨论等,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公众对科技成果应用等科技创新后续问题的关注转向对科技发展方向等问题的关注,科技界有责任也有义务面向社会公众解答。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在会上提出,理清知识体系的逻辑和架构非常重要。“惯性的科技体系架构是自然无序、简单排列、观点重复的,我们现在更需要与时俱进、科学理性的架构,未来科协的发展要注重组织建设、市场精神、全球事业以及社会情怀。”李静海说。

  本次大会设中国创新50人论坛、博士青年论坛两个专题论坛和七个分论坛,涵盖了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人力资源、新经济形态下的产业协同创新、科学文化与学术环境优化、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大数据条件下的科技评估理论与方法、变革中的科协组织、科学计量与知识创新等科技创新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协支持,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承办,浙江省科协等9家单位共同协办。本报记者 蔡家豪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科技界面对热点问题 需解答公众质疑 2016-12-06 2 2016年12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