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诗和远方叫“国际研修”
——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国际研修考察活动纪实
为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及行业尖端技术,拓展国外市场,应广大会员要求,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自2015年开始组织国际研修考察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了美国、以色列、北欧、西欧、日本等7个批次,企业家代表共有130余人次参加出国考察活动。
学员在研修考察过程中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学府的教授围绕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内容进行交流,探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在美国硅谷、德国奔驰工厂、以色列Trendlines孵化器、日本丰田公司等知名企业及高科技产业聚集地参观、交流;考察间隙也未辜负美丽的自然风光,企业家们也在交流中加深了友谊,相知相惜,成为朋友和合作伙伴。
通过学习考察,已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部分企业与美国公司建立了业务关系,初步谈成了一批合作项目;与以色列创新创业公司的交流过程中,部分项目与之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协会与美国浙江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借助在美浙商的平台,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国际研修考察活动,为会员提供人才引进、技术交流、商务考察、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服务。下一步,将朝着创建中美双向互动的孵化器及创投基金的方向努力;协会与英国“中英创新创业论坛”相关负责人会面,双方就技术成果转移、人才合作与交流等事项进行了交流,对今后双方的合作达成一致意见;与杭州市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驻美国硅谷孵化创新平台(Westlake Ventures)建立常态化的项目对接合作,今年8月在杭州成功举办中美医疗科技项目合作交流会。
在国际研修考察的基础上,协会以国际研修考察团为核心成员,会同浙江省海外交流协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省对外交流中心等单位及专家筹建国际研修与合作联谊会,联谊会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综合性对接会、专题座谈、主题展览、B2B洽谈、讲座授课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搭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帮助并推动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下一步,协会将继续做好高企高管国际研修考察。加强协会与美国浙江商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单位的合作,借助合作平台,扩展和延伸国际研修考察内容,满足企业多方面的需求,尤其在人才引进、技术合作、投资融资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需求。同时,积极利用浙江省海外交流协会及长三角研究院的师资力量,为国际研修考察设计研修课程。
2017年,协会计划组织赴美国、欧洲、以色列、澳洲、加拿大等五批次的国际研修考察活动,欢迎有兴趣的企业报名参加。联系电话:0571-81118982、81118983。
学员感受摘录
一直觉得,沿途的风景、发现风景的眼睛、欣赏风景的心情,三者齐备,是真正的旅行。十二天时空穿行,从熟视无睹的国内经济社会环境,游学到万里外感受美国精神和互动美式精英,反思浙江高新产业如何升级和创新,感受思想的碰撞,结论是:不虚此行。
——陈海(杭州君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对于创新的价值观东西方的区别:东方:你的知识和智慧是最重要的;西方:你的勇气是最重要的。西方成功的创新经验证明,有勇气引领下的创新确实所向披靡。回到杭州,我们应该研究怎么样把勇气和知识与智慧结合起来,推动本企业和杭州的创新体系的建设,加强创新能力的建设。
——黄丽珍(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带着探究与猎奇走近犹太人,走进以色列。行毕,感慨于这方土地、这个国度在犹太人的耕耘下,让传承与创新有了一种奇特而又完美的结合。以对宗教文化和历史的保护来诠释宗教信仰带来的价值观和社会文明,及至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以教育与科技来驱动全社会创新创造与创业,克服资源性屏障向全球推广他们的创新成果。这个苦难的民族,在举国创新的引导下,竟奇迹般地在科技、军事、医疗、教育、生物工程、现代农业等领域获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学有所获,感慨万千!本次考察学习缘起于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也希望在省高新企协这个平台上,得到更多的优秀企业和优秀导师的指导帮助,学无止境!
——万浩元(杭州海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教授们用精彩的思维方式,把复杂的内容讲得简洁扼要,用理论、分析、工具来说明:高深理论就是那么大道至简,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得东西,是可以去驾驭的。但必须要用心去体验,靠扎实地去做事,同时需要一颗慈悲心、同理心、感恩心和聪慧去感悟科学、商业及人生的精髓。
——周丽红(浙江复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12天很短,但感觉收获还是不少,主要是思想上的启发,某些想法上的验证。如何更好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来提升中国全方位的能力,特别是软实力,成为我们这代人,以及下一代人的重要的使命。 人在世上,总还是需要有追求,需要有信仰!读书、旅行,让自己的灵魂跟得上前进的脚步!
——俞海斌(中控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感受最深的几点:欧洲对本国历史及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德国制造”背后所隐藏的对规则的尊重、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严谨的态度;“无假货”所代表的对知识的保护、对秩序的尊重和对民众的负责任;弗莱堡节能新区的系统设计思维和丝丝入扣的节能设计理念。
——李鸿亮(中易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日本,从吃饭过程就能体现出一种精致,国内现在也在学习这种精致,但还是有差距,日本人的这种细致是自然的,而中国的这种细致是一种压力、要求;当然,中国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企业要做的就是怎么样学习洋为中用,然后把自己的强项给加计上去。
——潘慧斌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总师办主任)
收获很多感动,首先谢谢省高企协会,带领我们接触了顶端的教授,在他们的精神高度上认识了什么叫创新,特别是东京大学的教授,他非常务实且踏实的告诉我们:学校是搞研究的,老师可以告诉你如何避免错误,但不可能告诉你如何成功,而企业该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要开发。
——虞雁凌(临安亿安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