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立液压:
拿下国际市场“话语权”
![]() |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
联合主办: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省委网信办
承办单位:扬子晚报、江苏科技报
上海科技报社、科技金融时报
陕西科技报社、武汉科技报社
南方科技报社、江苏科技报社
广东科技报社
观察员单位:北京科技报社
【开栏语】
“寻访中国智造领跑者”大型主题报道活动日前在南京启程。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指导,《科技金融时报》等媒体共同承办,中国科技媒体联盟旗下各家媒体均参加此次寻访活动。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制造”为趋势的新工业革命,是中国制造摆脱“双向挤压”的战略机遇,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是中国经济“弯道超车”进而在全球引领经济发展的最佳路径。此次寻访活动,就是要充分展示中国经济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实现制造业新一轮技术革命、工业化与信息化尝试融合的进展成效。
□施红艳
11月10日,记者作为“寻访中国智造领跑者”大型主题报道活动媒体团成员来到地处常州武进的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立液压”),捕捉中国智造迸发的闪亮火花。
领军行业
核心产品高居全球第一
“液压系统分为高压油缸、泵、阀、马达、辅助元件,目前,在高压油缸这一块,可以足够自信地说,我们已是全球第一的品牌,市场份额达到48%;泵,我们实现了德国并购,提升品牌;我们的阀,由国际化团队自主研发;马达,目前是江苏省重点在建项目;其他辅助元件,处于材料技术研究阶段。”恒立液压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丁浩介绍。
回望26年的发展,恒立液压已从生产单一油缸产品,发展成为液压阀、液压泵、液压系统、精密铸件等高端液压系统一体化综合服务商。
恒立液压现有员工2000余名,其中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多达200余名。此外,厂区占地面积1300余亩,配备近千台(套)进口自动化加工设备。“我们建有亚洲最大的高压油缸研发中心以及江苏省唯一的超高压油缸小型化轻量化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另建有江苏省工程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公司年均研发经费投入占营业总收入比重达到8%。”丁浩介绍,目前,恒立液压的产品已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精密制造
加工误差小于0.5丝
在刚刚荣获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称号的液压泵阀智能车间,记者发现,车间内工业阀体加工几乎所有的操作全都由全自动智能加工中心和机械手来完成。
丁浩告诉记者,车间由多条智能自动化装配线和多个全球先进的加工中心组成,包括德国萨玛格双主轴卧式加工中心、库卡自动上料机器手、纳格尔绗磨机等,还配套了部分相关的进口测试台、清洗机等设备。“德国进口的双主轴卧式加工中心,一次就可加工12个阀体,倒角去毛刺一次完成,加工误差小于0.5丝,整条生产线24小时就可完成1234件阀体的加工,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为了进一步响应国家“智能制造”战略,提高智能装备水平,恒立液压将提高智能制造水平作为公司重要发展方向,并将在以后的发展中不遗余力地加大智能化建设,力争实现智能制造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的突破。
中国制造2025
完美对接德国工业4.0
“立足国际化视野,布局全球”,这是记者在采访恒立液压的过程中反复感受到的。
丁浩给记者举了一个最典型的例子:2015年,恒立液压收购了德国液压工业4.0代表企业哈威集团旗下的哈威InLine液压有限公司。恒立液压与哈威合作后,面向中国的盾构机市场,开发了一款智能泵。据了解,目前全球有能力做出这个泵的,除了德国著名的自动化品牌博世力士乐外,只有恒立。“将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在液压领域有效对接,我们做到了。这是中国制造走向全球液压产业高端的关键一步,也是恒立作为上市公司利用中国资本市场进行全球液压资源整合的关键一步。” 此举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液压工业“四基”水平,高质量地完成国家交给恒立液压的“国家强基工程”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对于液压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恒立液压董事长汪立平曾对媒体透露:“工业4.0是液压行业的发展趋势,从产品研发角度看,就是要加强机电液一体化的研发,特别重视电控技术、电子技术与液压技术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