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健康】

“这是一种会呼吸的痛” 男子服药多年竟成“软脚蟹”

  骆先生怎么也想不通,不到50就“老态龙钟”了,最“虚弱”时走路竟需家人搀扶。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他才从专家口中知道“速老”的原因,原来是与多年服用的治慢乙肝药有关。

  服这种药成了“软脚蟹”

  “再发展下去,我会不会瘫痪啊?”骆先生今年49岁,是一名慢性乙肝患者,长期服药。最近几个月他得了一种怪病:骨头特别是肋骨痛,莫名全身无力,尤其是下肢,如同“软脚蟹”,严重时骆先生只能够由家人搀扶着才能走路,呼吸时骨痛变得更加明显,他自诉“这是一种会呼吸的痛”。他四处就医,看了骨科、神经科、呼吸科,也做了CT、核磁共振、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多项检查,但始终查不出原因。骆先生为此非常痛苦和无奈。

  1个多月前,骆先生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就医,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教授接待了他。通过详细的问诊,了解到患者为慢乙肝患者,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这种乙肝药,结合血磷、血钙、骨密度等检测,潘教授很快明确骆先生的病因,其所患的是骨软化症,病症与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有关。

  骆先生入院后,潘红英嘱停用阿德福韦酯,改为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核苷类药物——替比夫定继续抗病毒治疗,同时予以积极补磷、补钙等治疗,骆先生的不适果然慢慢地有了改善。出院时骆先生已经可以独立行走,“会呼吸的痛”也基本消失了。

  骨软化症属小概率的案例

  “药物治疗具有两重性,不良反应是和药物的治疗作用相伴随的,几乎所有药物在治疗中都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只是发生的概率、严重程度不一样。”潘红英说 。

  潘红英介绍,像骆先生服用阿德福韦酯发生骨软化症早几年已经被发现,现在慢慢地病例多了起来,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仅一年就已接诊30多例,骆先生是较严重的病例。

  目前治疗乙肝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有五种,阿德福韦酯是其中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一般需要长时间服用,但长期服用容易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分析提示,阿德福韦酯在长期使用后可以引起低磷血症及骨软化。骨软化主要是非矿化的骨样组织增生以及骨质软化,因而产生骨痛、骨畸形甚至骨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损害。

  潘红英介绍,目前认为其主要机制是阿德福韦酯对肾小管的毒性作用,进而影响了磷、钙的重吸收,五种核苷类药物中替诺福韦也会有类似副作用。阿德福韦酯引起的骨软化症发生周期长,一般病程进展缓慢,常常在用药3年后发生。不过,与庞大的慢乙肝服药群体来说,仍属小概率的案例, 还有个体差异等因素。经过医生确诊后采用停药、换药或相关对症治疗等措施,可以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因此患者大可不必恐慌。

  不良反应、治疗作用并存,靠医生平衡

  潘红英坦言,当少见或罕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时,比如使用阿德福韦酯出现范可尼综合征的不良反应,医生最初可能意识不到与某种药物有关,随着报告案例的增加,这个问题就被认识并重视起来。医生需要对药物治疗的获益和风险进行平衡,尽可能减少治疗带来的风险。

  阿德福韦酯是目前中国使用比较广泛的乙肝抗病毒药物,由于国内的仿药有十几种,竞争之下使得这个药的价格相对低一些,处于中等水平。但阿德福韦酯的可替代性是很强的,现在也有其他抗病毒能力更强、副作用更小的药物,但价格要贵些。

  潘红英表示,作为医生来说,对乙肝患者需要个体化治疗,并做好随访,了解他们治疗后的情况,遇到病人有腿疼或其他不适症状时,就应警惕是否与药物相关,并建议病人进行相关的检查,必要时停药或换药。潘红英同时建议广大慢乙肝患者,除了按时服用核苷类药物外,定期到感染病科复查、随访,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宋黎胜

  ■链接

  乙肝药阿德福韦酯或致骨软化

  多在3年后发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在2014年12月10日发布第64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医生、患者及相关企业关注阿德福韦酯会导致低磷血症及骨软化风险,并给出相关建议。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分析提示,阿德福韦酯在长期使用后可引起低磷血症及骨软化。骨软化主要是非矿化的骨样组织增生,骨质软化,而产生骨痛、骨畸形、骨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共收到阿德福韦酯引起骨软化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21份。不良反应除骨软化外,还表现为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管病变、范可尼综合征、骨折等,并均伴有血磷降低。阿德福韦酯引起的骨软化发生周期长,病程进展缓慢,多在用药3年后发生,初期可能有血磷降低,采取停药或相关对症治疗等措施,可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分析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建议:

  1.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阿德福韦酯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识别,对于使用阿德福韦酯出现低磷血症及骨软化患者,应及时采取停药或相关对症治疗等措施。患者使用阿德福韦酯时,应常规监测肾功能和血清磷。

  2.相关生产企业应修改完善药品说明书相关内容,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临床用药安全的宣传,确保产品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患者和医生,以减少和防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科技金融时报 【健康】 00008 “这是一种会呼吸的痛” 男子服药多年竟成“软脚蟹” 2016-11-22 2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