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前沿科技争奇斗艳改变未来
![]() |
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发布15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图为此次发布的微软HoloLens全息眼镜,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全息计算机,搭载了windows10操作系统,完全独立运营。 |
![]() |
富士康带来的8K清晰度的电视,清晰到有裸眼3D的效果。 |
![]() |
浙江高速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带来了智慧高速大数据预研平台。 |
![]() |
百度无人驾驶车检测到的所有数据,都会传送给“汽车大脑”。 |
![]() |
全新宝马i8超级混合动力双门跑车配备BMW互联驾驶。 |
![]() |
京东展示了由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共同构成的“智慧物流”。 |
![]() |
参观者在体验一家参展商的VR设备。 |
![]() |
浙江巴雷电子商务公司带来可视化装修解决方案,可以随意添加装饰物、家具查看效果。 |
![]() |
参观者在阿里巴巴集团展台体验“ET人机互动”系统。 |
“互联网+普惠金融”论坛:
感受金融背后的善意和温暖
11月18日,以“互联网普惠金融健康发展温暖实践”为主题的“互联网+普惠金融”论坛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亮相。该论坛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办、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承办。在传统的金融模式和技术条件下,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瓶颈,互联网和金融的快速融合,为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提供了可行的路径。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多名专家学者就“互联网+普惠金融”实践案例以及技术创新形势下的全球普惠金融发展进行了交流探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2014年全球仍然有20亿人无法享受基础的金融服务。而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互联网和金融快速融合,为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但是,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和风险,为此,根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人民银行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专项整治活动,旨在规范互联网金融业态,净化市场竞争环境,并且通过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法律法规框架,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建立数字金融的行为监管体系和市场准入体系,对业务性质相同的产品采用相同的监管标准,而不受产品提供商的影响,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加强行业治理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谈到,当前我国民间投资下行,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要探索新的金融服务模式。“普惠金融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一种与其他客户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能够有效地帮助贫困群体脱贫。”他表示,相比传统金融,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型金融可以覆盖尽可能多的客户,能更好地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他建议加快惠普金融法制化,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法律的保障。
移动金融作为移动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成为了深入推进“互联网+惠普金融”的重要抓手。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托马斯·萨金特认为,移动金融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范围,使金融服务能够覆盖到以前覆盖不到的那部分人群,这将在全球范围内带来新一轮的竞争。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执行官井贤栋在论坛上表示,数字普惠金融在中国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促进了消费和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民生的服务,有利于消除地区发展的差距和不平衡。井贤栋举例说:“有一个大学生创业者,靠家里种的枸杞读完了大学,后来想把枸杞树砍掉,因为舍不得,与几个兄弟开了淘宝店,在蚂蚁微贷的支持下,把枸杞卖到了全国。”井贤栋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普惠金融的发展一直面临服务成本高、有效覆盖难和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难两大核心难题。他提出,数字普惠金融有三个支柱,就是科技、用户和监管,共同推动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井贤栋表示,中国在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可以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借鉴。目前,蚂蚁金服为“印度版”支付宝的PayTM输出了经验和技术,使其获得了飞速发展,PayTM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电子钱包。PayTM创始人夏尔马说:“非常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让印度也享受到了数字经济的红利。感谢中国企业给我们的灵感。”
本报记者 孟佳韵 林洁
“互联网+出行”论坛:
让出行消费在指尖上流淌
在乌镇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出行”成为关注的焦点,不只迎来了百度无人车的首次公开体验活动,大会还于11月17日举行了“互联网+出行”分论坛。该论坛由交通运输部主办,主题为“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论坛邀请国内外交通出行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互联网+出行”相关政策、技术、标准、应用服务等进行探讨交流,并举行了“综合交通出行大数据开放云平台”上线仪式。
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在论坛上表示,加快推动交通运输数据开放共享,有序推进与公众服务相关的交通数据对社会开放,鼓励引导社会各类主体利用数据在“互联网+出行”领域创新创业。他建议各国共同合作,继续加强铁路、公路、航道、港口、机场、邮政快递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智能化改造,提高装备载运工具的自动化水平,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比较优势,促进铁路网、公路网、航道网、航空网、邮政快递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鼓励运输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有效整合,为公众提供多元化、高品质的服务。
在智能交通领域,自动驾驶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百度总裁张亚勤透露这两天出现在乌镇的18辆百度无人车是L4的无人驾驶,车辆识别准确率达10.13%,精度达到厘米级。公开信息显示,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把自动驾驶分成四个级别:其中,L1是特定的功能辅助驾驶,L2是组合功能辅助驾驶,L3是在有限条件下的自动驾驶,L4是完全的无人驾驶。
张亚勤认为,在出行和智能交通方面有三个大的趋势:第一大趋势是网联化,从PC互联、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物联网汽车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未来世界交通领域,每个交通工具、交通设施都会联网,数据写在云上;第二大趋势是共享化,把闲置资源通过共享数据利用起来,优化汽车资源配置,提高交通质量;第三大趋势是智能化,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是今年科技创新界的一个焦点,美国麦肯锡公司预计,到2030年,智能驾驶和完全无人驾驶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将达到全部汽车销量的50%。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在充分肯定互联网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强调“互联网+出行”新业态的发展目前尚面临诸多问题:平台型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难以有效落实;部分企业为抢夺市场,依靠资本量盲目扩张规模,缺乏长远可持续的战略谋划;另一方面,由于法规制度建设不适应,目前行业管理部门对于新业态在服务质量、安全监管、事故赔偿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节,仍缺乏有效的监管举措。他表示,将强化平台企业的承运人责任,加强对运输车辆、驾驶员的动态监控,让广大旅客出行更安全、更放心。
对于网约车,徐亚华表示,鼓励传统企业积极探索“客运服务+互联网”模式,开发交通出行预约信息线上平台,开展定制巴士、定制快车、公务出行、机场接送、校园专线、运游结合等定制客运业务,满足旅客个性化、多样化出行需求。
本报记者 林洁 孟佳韵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孟佳韵、林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