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健康

老人险些送命,凶器竟是香喷喷的白切肉

患有疾病的老人尤需防噎食窒息

  “看到老人太可怜了,动了恻隐之心,多亏专家们尽力抢救,否则……”家人搀扶着钟老伯,离开浙江省人民医院时感概地说。

  看着老人渴望的眼神,心软了

  钟大伯,年逾七旬,家住杭州邻县。多年前 ,钟大伯发生大面积脑梗死,虽抢救过来但落下后遗症,行动不便,说话困难。平时家属小心照顾,在饮食上尤其注意。

  6天前的晚餐十分丰盛。自从一盘香喷喷的白切肉端上桌,老人眼睛就直勾勾地盯着盛白切肉的盘子,身体不自然地扭动,家人领会了老人想吃白切肉。“要不,给一块解解馋吧!”家人于心不忍,嘱咐多嚼嚼,慢点吃后,便夹了一块白切肉送进老人嘴里。谁料想,久旱逢甘露般,老人嚼了两下就一口咽下,危险瞬间发生了:老人突然呼吸困难、两眼上翻、全身抽搐、口唇发紫,很快神志不清。家人赶紧将老人平卧,并拨打120。

  平卧后老人一口气总算缓过来,神志逐渐恢复。老人被送到当地的县医院,急诊科医师初步判断噎食窒息,气管支气管异物可能。因处理能力有限,建议老人家属立即转送省城大医院。

  多科协作,老人死里逃生

  120将方大伯转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急诊中心副主任医师袁永生经检查后初步判断,老人支气管有异物,紧急联系了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邵方淳。邵方淳通过急诊支气管镜经鼻进入检查发现,情况比想象更复杂:患者不仅有小块的肉块堵塞右主支气管,更大的一块肉块卡在声门上方和口咽部之间,往上不能通过口腔吐出,往下咽不进食管,部分阻挡声门,往下滑一点就堵住声门,很可能会导致窒息死亡。

  分秒必争,邵方淳通过支气管镜先将右主支气管的肉块顺利取出,但卡在声门上方这个“大块头”——一块直径约3厘米大小的白切肉怎么也不“肯”出来,活检钳、网篮、圈套器都用上,“大块头”仍”岿然不动”,而病人氧饱和度掉到30%以下(正常95%),死神慢慢逼近。

  另辟蹊径,与耳鼻咽喉科、麻醉科、消化内科等多科紧急会诊后,决定采用冷冻冻融技术。在支气管镜直视下,邵方淳将病人声门上方的大肉块冻融后,将其切成小块,再小心翼翼地一块块取出……经过几十分钟手术,最终将卡在老人气管、声门的白切肉取干净。

  术后4天观察无恙,老人顺利出院。

  疾病老人尤需防噎食窒息

  佳节假期,阖家团圆,免不了推杯换盏、鸡鸭鱼肉。邵方淳提醒,注意身边的老人,特别是有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疾病、老年痴呆、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胃食管疾病等疾病的老人,家人千万要小心,防止噎食窒息。

  邵方淳解释说,在人体喉部的前上部有一块会厌软骨,这块弹力软骨上宽下窄,位于舌骨和舌根后下方。平时它耸立开放喉腔,吞咽时软骨上提,关闭喉腔入口,防止食物误入喉腔。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会出现软骨盖不严密的现象,吞咽功能减弱,容易发生食物误吸入气管。另外,老人进食时要注意力集中,进食速度宜慢,特别是食物不宜过大过硬,如肉块、糯米汤圆、年糕,、果冻等,有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帕金森疾病等疾病的老人应避免进食。

  一旦发现老年人有噎食窒息症状,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助,现场可以采用海姆立克(Heimlich)急救法。如果患者处于立位,救护者可站在其身后,用双臂围绕其腰部,并以一手握拳,用拳头的拇指顶在患者上腹部剑突处,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向后向上作猛烈挤压,挤压动作要快速,压后随即放松;如患者处于卧位,让其仰卧,救护者两腿分开跪在患者大腿外侧地面上,双手掌叠放在患者上腹部,向下向前作快速挤压。

  此外特别提醒,幼儿也是需防范噎食窒息的另一个群体。

  宋黎胜


科技金融时报 健康 00008 老人险些送命,凶器竟是香喷喷的白切肉 2016-10-18 2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