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农业

“浙农松花50天”新品种亩收可达6000元

  近日,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在杭州萧山召开了“浙农松花50天”新品种及松花菜高效生产模式考察会,来自江苏、宁波、萧山、海盐等地的种子经销户和种植大户参加了考察会,与会的种植户、种子经销户对“浙农松花50天”的种植表现、产量和品质等均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萧山大江东头蓬镇南沙村,萧山友成粮油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杨张友种植的50亩“浙农松花50天”,已处于收割状态,此时松花菜可以填补农产品市场的蔬菜淡季,价格自然要高出平常不少。该品种6月24日分期播种,7月17日分期移栽,9月25日开始收获,为萧山区最早收获的品种。亩产量在1500公斤以上,收购单价在4~5元/公斤,预计每亩收入在6000元以上。

  “浙农松花50天”是省农科院蔬菜所花椰菜和青花菜课题组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选育的早熟松花菜杂交品种。该品种于2012~2014年进行多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及中试,2015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早熟性好,适宜秋季抢早栽培,定植后55天左右收获,山东、江苏、上海、浙北等地区均可国庆节前上市;可与迟熟松花菜品种搭配实现松花菜一年两熟,种植效益好。中试示范过程中,亩单季产值一般在5000元以上;综合抗性良好,生长势强,整齐一致;花球洁白、松散,球径20 cm左右;花梗淡绿,食用品质佳。在多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和中试示范中,表现出较为稳定的丰产性。单球重750克左右,平均亩产可达1500公斤以上。

  课题组在选育优良品种的同时,结合浙江目前松花菜种植区域的气候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松花菜高效种植模式,筛选出了一批配套的品种,并选择典型的试点进行中试示范,近两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考虑到全省南北差异,通过推广毛豆—松花菜—松花菜、西瓜/水稻—(松花菜)—松花菜这两个新模式,能够迎合市场价格趋势,形成松花菜优势上市季节,提升种植效益,同时还能延长松花菜上市周期,从而优化其种植产业结构,避免松花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有利于菜农稳定增收并打破了台湾松花菜品种(主要为70~90天的中熟品种)对松花菜种子市场的垄断,优化松花菜品种结构,丰富品种类型,促进自主品种(50天早熟品种和100天以上的迟熟品种)的推广应用。

  目前,该品种在全省及国内部分省市区已开始示范推广种植。萧山、余杭、海盐、海宁有较多的种植面积,在江苏、山东等地也已开始试种示范,在早熟性、产量、抗性、品质方面均有较佳表现。

  本报记者 孟佳韵

  通讯员 褚田芬


科技金融时报 农业 00005 “浙农松花50天”新品种亩收可达6000元 2016-10-18 2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