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建智能化环境功能材料平台
助力工业废气治理
本报讯 日前,由宁波市北仑区政府、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和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智能化环境功能材料量产中试平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中科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举行。
该平台主要面向国家环境保护领域对高性能材料和装备的要求,围绕破解新产品中试环节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等难题,重点开展机动车尾气净化、固定源烟气治理、室内空气净化等领域技术研发,并实现小批量材料样品的生产能力,为该区工业废气治理和汽配行业“工业4.0”发展提供支撑。“针对北仑及周边燃煤电厂较多、区域内有大批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和当下社会大众关心的室内空气问题来建设这样的平台。平台集合了中科院、上游企业等创新资源,对本地企业的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平台要在立足宁波的基础上,辐射全浙江乃至长三角。”北仑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北仑区区长胡奎表示,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北仑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平台的建设运营、人才引进、技术转化和推广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朱永官则表示,该平台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科技支撑、社会需求”的良好机制,是科技创新的加速器,实现了城市环境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通过三方力量,将该平台打造成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典范,以及高端人才引进和研究生培养基地,向社会输送环境研究和环境技术人才。
据悉,该平台将于2017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将引进培养中高级人才5名以上,取得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3项以上、转化科技成果6项以上,争取获批成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实现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开展环境功能材料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相关企业提供所需环境功能材料的生产工艺技术、成套设备以及产品样品,服务于北仑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本报记者 孟佳韵 通讯员 刘健 王虎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