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刨薄更值钱
浙农林大用这一技术制作的录取通知书,被誉“最具科技含量”
![]() |
图为浙江农林大学开发的高性能薄竹系列产品。 |
前几天,浙江农林大学新学期刚刚开学,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拿着该校特制的录取通知书来校报到。这份以毛竹为原材料制作的录取通知书,运用学校自主研发的刨切微薄竹技术制作并印刷而成,制作工艺和材料全国独一无二,被媒体称为“最具科技含量”的录取通知书,成为数千高校录取通知书中最受关注最有特色的代表之一。
这份特殊的录取通知书的诞生,其实是“高性能薄竹装饰材料生产技术推广示范”项目的成果。事实上,用毛竹制作并印刷的录取通知书,只是浙江农林大学在“高性能薄竹装饰材料生产技术推广示范”项目支持下,运用刨切微薄竹制造技术开发的数百个新产品之一,这些新产品拥有竹子特殊的天然纹路,既生态又精美,而且将竹子刨切成高性能薄竹作为装饰,进一步提升了竹子的利用率,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十分受市场和顾客的青睐,成为竹木加工企业增收的新产品。
竹子生长周期短,不仅可替代防腐木,减少热带雨林硬阔叶林的砍伐利用,且尺寸稳定性高,不易膨胀变形,耐腐性好,无毒、环保。通过多年努力,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李延军团队自主研发了一整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竹材精深加工新技术——刨切微薄竹制造技术。该技术是以竹材为原料,经竹片集成竹方,竹方软化、刨切,薄竹强化等工序制成的大幅面薄片状竹质材料,在多个方面有重大创新,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先后获得8件国家专利,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积极推广高性能薄竹装饰材料及相关新产品,可缓解大径级优质材依赖进口、供给不足的压力。为了更好地应用和发挥该技术,从2014年开始,浙江农林大学李延军团队,在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的支持下,承担了由浙江省林业厅委托的“高性能薄竹装饰材料生产技术推广示范”项目,与杭州森瑞竹木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建设了大幅面薄竹装饰材料生产产业化示范基地。
在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组在杭州森瑞竹木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对大幅面薄竹制造、薄竹复合材料制造等核心技术进行科技成果推广。通过改进薄竹生产技术,充分利用竹材资源来生产竹质复合材和竹质曲面复合产品,直接减少竹片原材料制造过程中的刨削量,提高竹材资源利用率。同时还实现了高性能薄竹装饰材料工业化生产,使竹材资源利用率提高10%以上,薄竹成品率由原来约70%提高至80%以上,薄竹的幅面实现了大幅面化生产。
李延军介绍说,通过在大幅面薄竹制造以及薄竹装饰材料产品开发方面的积极创新和技术改进,进一步赋予了薄竹装饰材料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以及尺寸稳定、耐磨、不易开裂变形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建筑装潢、工艺品、旅游产品、滑雪板、玩具、包装盒、家居用品等。相关产品出口到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和2014年南京青奥会上使用。
目前,浙江农林大学研发的高性能薄竹产品,不仅被制作成录取通知书等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色产品,同时还被开发成茶杯、书籍、纸巾盒、灯具、工艺品、名片、书签、明信片等数百个创意产品,深受好评。截至目前,刨切薄竹产品产量已达120万平方米以上,实现销售收入5483万元,新增利税1136.53万元,出口创汇389万美元。
“该技术成果的推广示范,不仅提升了刨切薄竹制造行业科技水平,也通过竹材制造薄竹极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资源的经济价值,对促进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李延军表示,相关技术的创新和改进延伸了竹材加工产业链,提高竹产品的附加值,而且带动了运输业、家具业、建筑业的发展,同时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山区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总体战略发挥重要作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陈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