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体健身应怎样规避运动损伤
眼下,进行体育锻炼的中年人越来越多,但怎样运动才能达到健康的目的,在运动中需要注意些什么?有关专家的建议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 |
李艳鸣
运动过度反易受伤
生命在于运动,虽说步入45岁的中年人各项身体机能有所下降,但如果适度地进行体育锻炼,还是可以明显延缓人体机能衰退的。国外流行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现运动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人到中年,要重视健康。对这句话,45岁的韦先生感触颇深。韦先生是一家医院的后勤人员,在40岁之前,由于应酬多、工作忙,他很少锻炼。
40岁以后,在一次单位的体检中,韦先生被检出血脂高、尿酸高,这种情况单位的很多中年人都有,韦先生也没太在意。然而,在参加了两次同学聚会后他发现,竟然有同学年纪轻轻就生病去世了,这下让韦先生开始重视起自己的健康来。
上大学时,韦先生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那时每个星期都会踢几场球,感觉很过瘾也不累。所以有了锻炼的想法后,他首先想到了踢球。于是,他约了几个好友,周末到江边的小足球场踢球,没想到他上场没几分钟就气喘吁吁,在争球时脚踝还崴了,第二天踝关节肿得很大,上班都受了影响。
韦先生不服气,踝关节好了后,又去踢了几场球,几乎场场都受伤,他这才意识到,足球已经不适合他了。经过思考之后,韦先生现在每天晚上会到江边快步走或慢跑一圈,出一身透汗,感觉很好。
今年43岁的侯先生是国外一家知名药厂的客户经理,以前他多是陪客户吃吃喝喝,这两年,客户比较重视健康,他也跟着去运动。一年前在陪客户打羽毛球时,他纵身一跳,落地时只听“咔”的一声,左脚跟腱竟然断了。为此,侯先生的跟腱缝了七八针,卧床休息了一个半月。
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骨关节科医生介绍,侯先生这种运动损伤临床上很常见,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中年人。
运动前勿忘充分热身
“运动员一般不会跟腱突然断裂,虽然也有,但是很少。”广西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金哲认为,像侯先生打羽毛球出现跟腱断裂这种情况,与他平时少锻炼和打球前没有热身,或者是动作不对有关。
金哲称,中年人尤其是四五十岁的人,多少有血脂异常、尿酸高等毛病。在这个年纪,让他们通过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每顿只吃七八成饱来控制并改善身体状况,多数人都做不到。这种情况下,每天抽出时间运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其实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都是代谢性疾病,很难预防。不过通过适量运动,就能减少这些难以预防疾病的发病率。
对于中老年人锻炼时选择哪种体育运动,金哲认为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自己喜欢的;二是运动量是自己能承受的。具体选择哪种运动要因人而异。体质好、经常锻炼的中老年人可选择运动量大的运动,如打篮球,只要运动强度自己能承受就行。
强度小的肌肉练习最适宜
很多中年人猝死都是心血管方面的问题。如果家里人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史的,在运动前,最好做个体检,确定身体健康后再去运动。如果在体检时发现比较严重的疾病,是否进行体育锻炼还要听听医生的建议。至于处在健康与疾病中间地带的中老年人,金哲认为,应以舒缓的运动为好,如散步、快步走、慢跑、打太极拳等。
有些40多岁的中年人以前长期不运动,一开始锻炼时,宜选择小运动量的有氧运动,比如快步走、慢跑、跳绳等,每天运动15~30分钟,只要感觉好,就坚持下去。金哲推荐快步走和慢跑,原因是这两项运动受场地的影响小,简单而又容易坚持。
至于有些中年人还想进行足球、篮球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金哲建议要循序渐进,注意预防运动受损伤,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中理性对抗、运动中间歇息、运动后认真放松,平时适当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人到了40岁以后体重增加、力量减弱,这时应做些肌肉练习(力量训练),减少脂肪量。金哲认为,很多45岁以上的中年人不仅膝关节疼痛,还伴有腰痛、颈椎痛、关节痛等症状,就是因为肌肉力量薄弱的缘故。
中老年人做肌肉训练,可选择小强度的肌肉练习,如俯卧撑、双臂屈伸、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或举一举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等。一般来说,坚持一项运动,三个月就能见效,但每周至少要锻炼三次。
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中还有些禁忌,就是不能在没热身的情况下急速跑跳。另外,在运动时别负重憋气、晃动头部旋转摇摆,如果有高血压、血脂高等病,这么做则易诱发心肌梗塞和脑溢血等危急重症。
相关提醒
1.关于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一般以心率来控制,220-个人年龄=最大心率,有氧运动时的心率建议以最大心率的60%为宜。那么如何确定运动强度是适合自己的呢?举个例子:如果今天跑了3公里,晚上睡得不错,白天也不感到累,那么就说明这个运动量是你能承受的。
当然如果每次这样运动,可能也比较枯燥,这时你可以试着挑战自己。昨天跑3公里不累,那今天就试试4公里,如果第二天还不累,说明这个量还在身体的承受范围内。第三天你可以尝试跑5公里,如果第二天感到累,说明昨天的运动量大了,这时你可以每天尝试跑5公里,直到适应为止,然后再挑战跑6公里、7公里。
2.关于运动热身
运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运动前要热身,然后再运动,最后是放松。如果运动时你省了前面或后面的步骤,这个运动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科学的,而且容易造成伤害。
运动前的热身很重要。大家大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起跑时就拼尽全力,很快就会气喘吁吁,这就是没有热身的后果。运动时,心肺功能需要循序渐进,一般情况下,慢跑20分钟后,心肺功能才达到一个最佳状态,然后跑起来才不会喘。
如果是慢跑前的热身,可以做压压腿、拉拉筋,慢跑几圈。运动后要注意放松,停下来不运动时,人的心肺自然会慢下来,但肌肉不放松会一直僵硬。因此,一般情况下,放松就是给肌肉做牵拉、伸长,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