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道路”与智慧城市对接
道路“体检”用上探地雷达技术
上个月,G20杭州峰会前夕,杭州市萧山区钱江世纪城管委会用探地雷达检测技术,对辖区核心区块内的主要道路来了一次“体检”,排查道路空洞等病害,确保道路安全,让“数字道路”与“智慧城市”实现对接。
道路空洞等病害情况勘察是门技术活,定时勘察能有效预防道路坍塌等事故。此次道路病害检测采用的是国内领先的探地雷达设备,即综合道路预警雷达系统。杭州九问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该系统的研发单位,据公司负责人陈东亮介绍,该系统以国内领先的地下目标探测技术为基础,高机动车辆为平台,以超宽带探地雷达技术为核心,融合高清图像和视频系统,辅以GPS和里程定位技术,能对道路表面、内部以及地下缺陷进行全方面探测,具有高速采集、精准定位、多通道、全断面检测等优点,真正将“智慧萧山”地理信息技术融入到了城市道路建设中。
检测的时候,一辆装有雷达的道路检测车缓缓通过车道,每一车道通行一次,如此才能将整条道路的地下数据做好检测。此次对钱江世纪城辖区内共计120公里的12条道路,特别是G20峰会主场馆周围道路检测,用的是100MHz天线,能检测到地下10米深以内是否存在空洞,可谓对道路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CT扫描”。雷达设备在探地的同时,还能将道路底下的情况,以视频影像记录的形式传送到显示器上,并将道路空洞信息录入“市政道路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数字道路”与“智慧城市”的完美对接。
据了解,此次钱江世纪城道路检测仅发现部分地下小裂缝,并未发现重大空洞现象。除钱江世纪城外,探地雷达技术还对城区主要道路进行了病害检测,累计检测道路里程达1591159公里。
本报记者 金乐平
通讯员 王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