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资本市场“温州板块”之短板
境外上市培训:温州企业的新课题
![]() |
![]() |
市金融办与永安会计师事务所签订合作服务企业上市协议。 李尖 摄 |
□记者 李尖 周瑶瑶
为了让温企积极拥抱资本市场,补资本市场发展短板。9月20日,温州市金融办联合温州市经信委、温州市商务局组织各县(市、区)金融办资本市场工作负责人、中小企业家开展了一场境外上市的业务培训。香港联交所、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美国斯巴达证券集团的专家们引导企业家全面认识境外资本市场,为企业下一步走资本市场道路决策做好参谋。
泉州有境内外上市公司93家
“泉州目前已经有50多家企业在香港上市,而温州只有少数。”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温州市金融办主任、金融局局长张震宇表示,在20年前,泉州在地方经济刚起步的时候,它的产业结构与温州非常相似,都是以传统的制造业为主,都是以鞋服等传统制造业为主,经济发展总量也与温州大致相同。但是泉州企业抓住了资本市场发展的有利时机,企业借助走境内外上市的道路做强做大,取得了明显成效,到目前为止,泉州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93家,其中,仅晋江一个县级市就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4家,并涌现出了像恒安集团、安踏集团这样大规模的传统制造型的上市公司。有这样巨型龙头企业的支撑,泉州市的经济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2015年泉州市GDP达到6149亿元,增速为9%,连续第17年位于福建省的首位,比温州2015年GDP(编者注:4620亿元,增长8.3%)整整高出了1500多亿元。由此可见,资本市场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十分巨大的贡献。
他认为,目前温州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的问题还相当突出,部分企业由于资金瓶颈而无法创新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恰恰为企业转变传统的间接融资模式,自主选择适合的融资途径,从根本上走出融资困境提供了可能性。
9月20日下午开始,温州市金融办带领企业家们到泉州实地考察,一方面,让企业切身感受资本的力量,看一看这些传统制造型的企业在与资本市场结合之后发生了什么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方面,让企业家们看到发展的差距,并能从泉州企业上市的经验中获得启示,树立对接资本市场的信心。
境外上市优势在于国际化
香港市场对温州的中小企业家来说颇具吸引力。香港联交所华东区负责人刘云志表示,香港上市流程更短,以披露为本,企业上市时间表可预期。“只要企业有较高成长性,在香港上市市盈率是可以比国内高的。”刘云志说,此外香港市场再融资非常活跃,香港市场再融资金额是首发融资的三至四倍,去年一共有一万多亿港元的融资金额。“因此企业短期内有融资需求的话,香港市场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何时是最佳发行窗口期,刘云志透露今年下半年比上半年要好,最近一天就有十几家提交申请。
美国市场也是企业海外上市的热门选项,如果有扩大国际知名度、业务向国际发展需求的企业,选择美国上市更有助于企业的发展。“美国与中国有时差,因此企业需要一个尽责的董秘和财务。” 美国斯巴达证券集团的专家提醒。
安永会计事务所浙江区合伙人黎志光为现场的温州企业带来了境外上市的财务规范相关知识,他表示,今年上半年,香港IPO融资额领跑全球,这说明很多企业都青睐来香港上市,而美国上市则是企业打造国际化品牌的渠道之一。他透露,香港创业板的上市相对比较容易,而从创业板再转到主板也比较方便。
目前“温州板块”雏形初显,发展短板逐步改变。温州市金融办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温州地方资本市场建设迎来新的高潮。截至目前,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17家,融资额累计达214.85亿元,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额分别比金改前增长了112.5%和54.8%;5家已报会、5家报辅导。5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13家企业已报全国股转系统待审,561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平台挂牌,培育了八批共169家的拟上市企业后备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