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为何易出错
经常会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告诉医生,他们到医院化验血糖的时候都提前把降糖药物暂停了,原因就是想看看停药以后血糖有多高。其实这是错误的。
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去医院检查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都不应该停药。检查空腹血糖时,前一天晚上的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应当照常应用;检查餐后两小时血糖时,当餐的药物(包括胰岛素)也应当照常应用。血糖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患者在药物治疗情况下的血糖控制情况,擅自停药不仅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病情,而且会给医生的判断造成困难,严重的还会造成血糖波动而导致病情加重。
此外,还有一些患者先在家打完胰岛素,然后再来医院抽血,这样做其实更危险。因为来医院途中以及在医院排队等候抽血这段时间,往往排队的人很多,没有办法控制等待时间的长短。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抽血,很可能要推迟进餐的时间,这样很容易因进餐延迟而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导致意外发生。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到医院检查血糖时,要随身携带胰岛素笔,在医院抽完血之后,立即注射胰岛素,然后及时进餐。
我们常常听到空腹血糖的概念,那么,什么样才叫空腹呢?空腹血糖可以反映患者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以及前一天晚上的进食及用药量是否合适。严格地讲,只有过夜禁食8~12个小时后并于次日早晨8时之前采血所测得的血糖才算是空腹血糖。饿着肚子超过12个小时的状态以及午餐前、晚餐前的血糖都不能称之为空腹血糖,因为空腹时间太久,体内各种激素都会发生变化。
很多糖尿病患者对餐后血糖重视不够,认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可以,其实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十分重要。糖尿病在发病之初,往往是先餐后血糖升高,而后才出现空腹血糖升高,因此,监测餐后血糖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另外,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升高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更为密切,危害更加严重,严格控制餐后高血糖,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餐后两小时,是从开始吃时开始计算,还是吃完再算呢?正常情况下,餐后0.5~1小时血糖升至最高,餐后两小时血糖应基本回落至餐前空腹水平。这里的餐后两小时血糖,指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到两小时采血所测的血糖值,而不是从进餐结束后才开始计时。
千万不要用自我感觉来代替血糖监测,因为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人对血糖变化的敏感性是有差别的,血糖高低有时与自我感觉并不完全一致,自觉症状轻重并不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的真实水平。此外,血糖监测应当经常化,具体频次要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病情较重、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为了全面掌握病情,往往需要一周选择两天,测全天8个时间点的血糖谱,包括空腹(或三餐前)、三餐后、睡前及凌晨3时的血糖,一旦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如出差、参加宴会等,或者身体出现状况时,也要增加血糖自我监测频率。若病情稳定,一周选择一天,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就可以了。李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