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一人来 撑开一片天 常山“国千”人才助“万谷电子”创新转型
近日,在常山县万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内,看着刚生产出来的热电转换材料,董事长温汉军信心满满:“公司通过外引专家,攻克技术难题,实现高端产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提升国际市场创新竞争力指日可待。”
“万谷电子”是一家以热电致冷芯片为主要产品的生产企业。2008年开始,企业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高端科研院所展开多层次的技术合作。合作培养了一批能从事自主研发的技术骨干,同时也有了接触、参与国内、国际相关领域高级论坛的机会,带动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知名度的提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2年,世界五百强企业LG公司在全球考察寻找合作生产企业。因为有此前与国内高端研究所的合作关系基础,这家企业向“万谷电子”抛出绣球,并签订了在韩国的独家供货意向。为使产品技术上达到对方的要求,LG集团向温汉军推荐了在韩国曾获“总统奖”的著名热电转换材料和器件技术专家徐云龙博士。
徐龙云是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博士、韩国新能源等离子体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高端热电转换材料与器件等领域的尖端技术研究,尤其在用先进的纳米复合技术制备高端的热电转换材料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温汉军得知消息后,如获至宝,进行了积极联系沟通。为使徐龙云有宾至如归的环境,徐龙云来企业时,温汉军都会亲自到杭州机场接送,还在生活和工作上做了精心安排。通过真诚打动、事业留人,2014年徐龙云终于受聘担任“万谷电子”的总工程师、技术总监,企业专门为他建立了博士工作站,设立了实验室,还不惜巨资引进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热成像仪,购置全自动熔化炉、高精度滑片机等设备,为科研生产创造条件。
热电转换材料是使电能与热能之间直接转换的半导体,用于制备温差致冷芯片和热电发电模块等器件,它具有体积微小、无污染、无运动部件、无噪音等特点,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移动通信、余热发电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属于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列。目前,国内热电转换材料热电优值低,材料利用率只有35%,制备的致冷芯片致冷功率只有200W,致冷温差最高只有66℃左右,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热电转换材料和大功率器件只能依赖进口,受制于人。
自担任企业的技术总监以来,徐龙云重点开发高性能热电致冷芯片和多级致冷芯片。除了不定期来企业进行技术研究、技术辅导外,他常常会通过互联网进行随时的跨国交流、合作攻关。目前,他和万谷团队研发出热电致冷芯片的TH结构,在致冷功率、使用寿命等各项性能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解决了芯片工作时热胀冷缩的焊接点表面张力,测试极性反转超出普通产品10多倍。
“国外专家全职加盟后,每月都会来衢州与我们的团队协同创新,由他开发的热电转换材料、致冷芯片和发电模块是国际上先进的高端产品。他掌握的技术绝窍和创新能力正是我们企业实现高端产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提升国际市场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温汉军说,凭借跨国高端科企合作的平台,企业已获得半导体热电方面的技术专利20多件,发明专利3件,并依托产品植入国际知名品牌所带来的影响力,陆续开拓了巴西等国际新市场。
由于在热电转换材料领域卓有成效的研发成果,2015年徐龙云荣获了浙江省政府颁发给外籍专家的“西湖友谊奖”,并入选了国家“千人计划”。而徐龙云对他的事业也充满期待:“往后还将把我们团队所拥有的超薄膜研究开发结果,也应用到本公司的产品中,在5年时间里,实现年产300万片高性能制冷芯片和200万片多级制冷芯片的目标,预计销售收入达1.5亿元,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通过此项目的实施使企业成长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龙头。”
陈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