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金融试验区

“史上最严”网贷监管细则落地

杭州P2P平台何去何从?

  本报讯 “史上最严”网贷监管政策的细则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这份由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委联合下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暂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给杭州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极大的冲击。

  日前,杭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在杭组织了40余家会员单位,并邀请政府代表、高校代表、法律界代表,对监管细则进行了深入解读,以进一步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

  杭州市金融办原副主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钱朝霞表示,《办法》界定了网贷内涵,提高准入门槛,确立了网贷监管体制,明确了网贷监管各相关主体的责任,对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更加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同时,为避免《办法》出台对行业造成较大冲击,《办法》作出了12个月过渡期的安排,在过渡期内通过采取自查自纠、清理整顿、分类处置等措施,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促进机构规范发展。

  钱朝霞认为,《办法》的制定和出台,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主旨,坚持风险底线思维,坚持发展和规范并举,坚持保护投资者权益和提高公众风险意识并重,为网贷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制度依据。下一步,根据《办法》有关规定,将陆续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共同构建网贷行业制度体系,确保网贷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傅明明详细分析了网贷四大红线。他认为,其中 “不得直接或间接归集资金”中的“间接”,是利用结构设计规避直接归集出借人的资金的行为,这里体现出穿透式监管。此外,在主要监管体系上,《办法》明确了中央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负责的监管安排。

  “《办法》的出台让P2P网贷平台有了合法的社会地位,是对合规平台的促进和保护。”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讲师王立认为,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办法》对网贷平台的定位更加清晰、管理更加严格,从短期来看,行业内大部分平台将承受较大的压力,需要根据监管细则作出一些调整和改变。但从长期来讲,P2P行业总体将进入规范发展的稳定周期,这对整个互联金融行业格局和国家金融创新发展及普惠金融的实施都将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报记者 林洁


浙江在线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科技金融时报 金融试验区 00003 杭州P2P平台何去何从? 2016-09-13 2 2016年09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