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稻子怎么啦?农业专家解疑惑
这些天来,建德市乾潭镇王岩村祥和家庭农场场主王如军心里十分的焦急,他看到自己种植的30多亩原本长势旺盛、好端端的单季晚稻的茎叶渐渐地出现红褐色、枯斑,根部白根少,还发黑发臭,病症越来越严重,不知如何来防治为好。8月19日,该市农业局植保站专家柯汉云等人得知后,冒着高温天气,驱车一个小时左右,来到王如军所种植的稻子田间,帮助他一起查找稻子发病的病因,指导他如何科学防控病症蔓延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今年,王如军在村旁共种了70多亩“甬优538”与“甬优12”两个优良高产品种。在管理时,他根据自己的传统种植方法,以施放氮肥为主,没有追施磷钾肥,但稻子前期的植株一直生长良好,每次查看稻子,他心里总有种沾沾自喜的感觉。没想到,从8月10日开始,他所种的“甬优538”品种,有30多亩碧绿稻子茎叶突然呈现出红褐色的颜色,叶片上还出现一个个枯斑点,根部白根较少,且症状程度一天比一天严重。王如军想,自己种植的这两个品种的稻子,一样的施肥,一样的防病治虫,怎么这个品种会出现这个症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忧心如焚。于是,他只得向上级相关部门的专家求助。
柯汉云等人在该镇农技人员的带领下,一到王如军的田间,通过对患病稻子“一问二看三对照”会诊检查分析,初步认为,稻子植株生长旺盛,没有出现虫子的危害现象,其症状很可能是农户因在施肥时根据传统习惯,只施氮肥,缺少磷钾肥的缘故,致使稻子营养失调,在拔节生育期生长不良,出现多种症状,严重的会影响到稻杆疲软,易倒伏,稻穗的结实率与产量也会降低。对于另一个稻种却没有出现相同的病症,这又是何种原因呢?专家解释说,稻子的品种繁多,不同的品种,生理发育期也就不同,因此所生产的病症也不一样,或早或迟,是多样性的,这也属于一种正常反应。对于该农户的稻子出现的症状,专家提醒农户要采取追施或撒施的方法,多施叶面肥,适量增加磷钾肥,以防止稻子生长期因营养失调而引发多种类型症状。
宁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