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幼师下海创建江山首个多肉园艺场
这里的“肉肉”人见人爱
近日,笔者在江山市碗窑乡桑淤村花非花多肉园艺场大棚里看到,两个女孩子买了小巧玲珑的多肉花卉,高兴地骑着电动车回家了。园主人黄丹笑笑说,多肉植物凭借外形呆萌、颜色多变、形态各异等优势,成为许多花卉爱好者、特别是年轻人的新宠。目前是多肉花卉的销售淡季,但在5月份开始试营业以来,园艺场内人来人往,“多肉宝贝”销量不错,五六月份的营业额达3万元左右。这是江山市目前首个开发形成规模产业经济的多肉花卉园。
黄丹原是一名80后的幼儿园教师。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和朋友去了一个多肉植物基地,看到多肉可爱的模样,她有很想咬它们一口的感觉。于是,黄丹就买了很多多肉植物回家,进行培养种植,家里养不下了,就找了个地方,把所有的多肉植物都摆上,与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这些漂亮植物的美丽景色。
今年初,一身萌气的多肉植物使黄丹决心辞职“下海”。3月上旬开始,她先后投资20多万元,租用土地,搭建大棚,筹措资金,添置设施,在5月份建设完成了300平方米的大棚,从云南、福建、山东等地引进、培植多肉品种300多个,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环境清新的多肉植物花卉园。经过她的巧手装扮,各类品种的多肉园简直就是一片小森林,形成了拼盆、孤植、地栽等各种造型。
如今,一走进这个花非花多肉植物园里,便看见一些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多肉们,使人们眼花缭乱,耳目一新,萌翻了观赏者的心。黄丹介绍,园内有景天科、番杏科、百合科等各类多肉植物品种。夏季,这里大部分的多肉基本上停止了生长,进入了休眠期。黄丹说,种多肉植物要注意的地方比较多,如土壤要透气,不会结块,土质肥沃,营养性好。浇水也有学问,春天和秋天是多肉植物生长季节,要等它干透再浇透,夏天和冬天就要少浇一点,沿着盆壁浇一点就可以了,水不能浇太多。
目前,喜欢“肉肉”的朋友越来越多,黄丹主要是开通线下销售模式,很多当地爱好者通过她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消息前来多肉园淘宝。下一步,黄丹计划再扩大面积600平方米,实施“自己育种、自己繁殖、自己销售”的“三自方针”,打造多肉主题景观大棚,让更多人欣赏到多肉植物的品种、品质与品味。 祝日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