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强劲可持续增长 完善国际金融治理架构
![]() |
![]() |
编者按
全球瞩目的G20杭州峰会闭幕了,人们都在热切地期待它能否给世界经济带来积极的新变化。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精心准备筹办的这次G20峰会,注定会留下厚重的一笔。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一起出席G20杭州峰会的IMF秘书长林建海,是从温州乐清小镇走出的IMF大管家。应本报之约,林建海围绕着全球经济金融、“中国方案”等G20峰会热点议题专门撰文给予专业解答。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不均衡。上世纪90年代到危机前的十余年里,全球GDP增速平均3.7%。而自2011年起,全球GDP增长持续低于这一均值。2015年、2016年全球平均3.1%。全球经济长时间疲软,一些发达经济体迟迟未走出“低增长、高负债、高失业”这一危机后状态。很多新兴经济体也在减速。
在此背景下,在中国杭州举办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围绕促进“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这一核心,聚焦全球经济面临的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为寻找“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经济药方和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与国际金融架构展开了深刻而广泛地讨论。 □林建海
重启经济引擎创造就业机会 需要更有力的政策组合
如今货币政策的剩余可用空间越来越小,数家央行已达到或接近政策利率下限。市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如果一国仍有财政空间存在,财政政策则可以发挥作用,比如增加公共投资和升级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潜力巨大,它不仅有助提高短期需求,也可支持中长期持续增长。一些于民生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如卫生、医疗、教育等,更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措施,关键是如何使有限的公共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用,并以此带动私人企业投资。
结构性改革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推进。结构性改革包括各种对经济结构、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机构效率的提高。改革的优先顺序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程度和推行易度等。
鼓励创新,提高生产率,寻找新增长领域。IMF研究发现,不管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要素生产率增长在2008年危机之后开始放缓,新兴市场的下降尤为明显。创新增长方式是今年杭州峰会的一个重点议题。中国推动制定的《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就是要做到“理念上有共识、行动上有计划、机制上有保障”,从机制上鼓励创新、把握新科技带来的改革机遇,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
振兴贸易,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撤销临时性的贸易壁垒来实现。政策制定者也应促使自由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好处被广泛地共享,比如通过完善的社会安全网,增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等。
多重挑战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也需要更好的政策协调。从国家层面来看,需求管理应该与供给侧改革并行,财政、货币政策,结构性改革需联手出击,因地制宜。从国际角度来看,每个国家应各尽其责、采取行动,这些政策的作用可能相互加强、从而形成多方位、立体化的全球政策应对网。
全球互利共赢共同增长 也需更完善的全球经济治理与国际金融架构
中国担任G20主席国后,重起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与各国共商完善架构事宜。中国提出的关于国际金融架构的方案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推动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改革;扩大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完善主权债务重组机制;改进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测与管理。
完善国际金融架构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全球经济更加多元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国际地位迅速上升。其次,全球经济互联性大幅加强。近三十余年,国际贸易网络变得非常复杂,全球价值链、区域价值链飞速发展,全球跨境资本流动也大幅增长。这些变化对全球金融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5年11月30日,经过IMF执行董事会严格审议,人民币被认定为国际“可自由使用货币”,并将于2016年10月1日起,加入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组成SDR货币篮子。最近关于SDR的国际使用又迈出重要两步:中国率先使用SDR作为其外汇储备的记账单位;世界银行获准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SDR债券。要进一步加强SDR在稳定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推广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使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也是G20的一个重要问题。
全球金融安全网包括外汇储备和官方融资安排。它有三个主要目的:为预防危机提供一种保险机制;为已发生的危机提供短期融资;并为各国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激励机制。增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工作如今还在进行中。
更加多元化、联动的全球经济显示了现有国际金融架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明确地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互利共赢,共同增长,不仅需要各国实施强有力的、稳健的经济政策,也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国际金融架构和全球经济治理。
G20杭州峰会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8年的辉煌成就。中国成功成为第二经济大国。上世纪90年代,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0%。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三分之一的全球增长来自中国。如今,中国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今天的中国,不仅站在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新起点上,也同各国一起,站在推动全球经济走向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这一目标的新起点上。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年二十国集团首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首次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首次就支持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展合作。除此之外,中国把创新增长方式定为杭州峰会重点议题,并大力推进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金融架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