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金融试验区

民营银行催生鲶鱼效应

  不久前,开业一年半的中国首家民营银行——温州民商银行近期完成换帅,原董事长南存辉离任,接任者是曾任中国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的陈筱敏。资料显示,温州民商银行由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主发起,分别持股29%、20%,2014年7月25日正式获批筹建,2015年3月26日正式对外营业。

  事实上,开业一年多以来,民商银行发展势头良好。数据显示,2015年温州民商银行实现净利润1018万元,不良贷款为零,是首批5家民营银行中唯一盈利的。至2016年6月,民商银行个人、小微企业贷款共1479户,占总贷款户数的99.66%,不良率为零,今年上半年依然是盈利。

  “我只需要付出比租金多一点的按揭,就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厂房。”平阳万洋工业园一家小微企业负责人对民商银行贷款体验赞不绝口,因为这笔按揭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也解决了企业厂房所有权的问题。

  “真正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贷款需求非常旺盛。”温州民商银行行长侯念东说,民商银行在风险把控上施行“三稳”(家庭稳固、经营稳定、投资稳健)和“三问”(问人品、问流量、问用途)。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民商银行在树立与传统银行不一样的信贷文化,“比如给制鞋企业放贷,我们将企业有多少皮,一张皮又能生产出多少鞋子等信息,都作为信贷额度的参考。”

  在中国金融的“浙江高地”上,中国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其中2家就花落浙江,4家主发起人为浙商。

  发展民营银行,无疑成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一金融服务短板的重要路径。利用其来自民间、熟悉民企、贴近民众的天然特点,民营银行能够补充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不足,进而逐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从活跃金融市场以及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角度来看,民营银行要大规模推行,并按照市场化原则发展。”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雪军说。


科技金融时报 金融试验区 00003 民营银行催生鲶鱼效应 2016-08-26 2 2016年08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