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浙江现代农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发布

  本报讯 如何保障老百姓“菜篮子里的安全”?“互联网+现代农业”如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动力?这两大热词首次出现在近日发布的《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成为浙江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同时,畜牧业、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农业机械化、农作物种业发展等6个专项规划发布实施。

  “浙江现代农业发展,先后经历了‘一优两高’农业、效益农业、高效生态农业和高效生态、特色精品农业等阶段。”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面对新常态下的新要求,此次的“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提出了建设“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农业强省总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省还将继续在稳定粮食生产、新型主体培育、农业产业融合、农业“机器换人”、生态环境改善、智慧农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共制定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产业升级、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绿色发展、农业融合发展5个方面共29项指标。

  规划到2020年,全省农牧业增加值达到1310亿元、年均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000元、年均增长8%,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比“十二五”末高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以上。

  “十二五”期间,浙江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唯一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试点省,全面确立了“一控两减四基本”的农业绿色发展体系。“十三五”期间,将在此基础上,着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产品按标生产、按标上市、按标流通。5年内将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各5%,病死动物实现无害化处置,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为加快“互联网+现代农业”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十三五“期间,全省要建成50条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休闲观光农业产值突破400亿元,较”十二五“休闲观光农业产值227亿元、农产品电子商务年交易额300余亿元有大幅度提高。

  同时,还要培育一批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能带动的“土专家、田博士、农创客”,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地区生根发芽,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创意农业,提高农业的文化软实力和持续竞争力,争取5年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100条,年接待游客1亿人次。

  本报记者 孟佳韵 通讯员 高晓晓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浙江现代农业发展 2016-08-19 2 2016年08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