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乡人陈捷巧手在青蟹壳上作画
背着三门十景“横行”天下
三门青蟹闻名全国,但不知你见过在青蟹上作画的吗?陈捷就是这么一位在青蟹壳上描绘出家乡十幅风景图的创意达人。
陈捷是三门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尽管工作多年,却始终对自己的专业——绘画设计念念不忘,平日里也会挑弄颜料,寄情绘画。
“一般的美术展参展作品大多以国画、水彩、油画等为主,我想,能不能利用其他载体进行创作,这样更有新意。”去年,当陈捷得知三门县将举办“浪花奖”美术大赛时,便萌生了在青蟹壳上创作的念头。而这个念头,在他将目光锁定在青蟹身上时成了实际行动。“青蟹是我们三门的特色,相信以它为载体的绘画应该会很有意思。”言语中,陈捷对青蟹壳画十分青睐。
起初,陈捷想效仿山西的葫芦画,在青蟹壳上进行烫画,无奈青蟹壳太坚硬,无法制作。烫的不行,用刻的行吗?随后,陈捷又采用雕刻的方式,希望可以在青蟹壳上作画。“青蟹壳太硬,根本无法雕刻,用凿的方式,又会使青蟹壳破损。”陈捷说,思来想去,只能用画笔在青蟹壳上描绘。
去年七八月间,陈捷开始专心研究在青蟹壳上作画。大家或许不清楚,在青蟹壳上作画不同于纸上作画,单单绘画用的颜料就尝试了好几种。“刚开始用平常的国画和水彩颜料,但由于覆盖能力太差,根本画不上去;后来用水粉颜料,虽然覆盖能力比较强,但完成后保存时间不长,颜料容易开裂剥落。此外,油画颜料不易干,也会增加绘画的难度。”陈捷说,最后他想到用覆盖能力强且不易褪色的丙烯颜料在蟹壳上进行绘画。
颜料的问题解决了,但创作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巴掌大小的青蟹壳上进行绘画,比在纸上作画要困难得多。作画者首先要用一只手来保持蟹壳稳定,再用铅笔勾出轮廓。由于青蟹壳具有一定的弧度,所以绘画时还要防止绘画的主体产生变形。为了彻底覆盖蟹壳底色,至少要进行3~4次的上色工序。青蟹壳小,在刻画一些主体物时,需选择最细小的画笔进行绘画,必须做到心不慌、手不抖。
经过数月的琢磨、反复练习,陈捷终于掌握了在青蟹壳上作画的要领。地道的蟹乡人陈捷大胆创新,将这种“方寸间”的精细活和三门的金名片——三门青蟹结合在一起,以三门县10处标志性景点为原型,创作出了系列作品《三门十景》。
“方寸间”展现乡土风情。笔者看到,《三门十景》描绘了独特而美丽的家乡风情,有蛇蟠石韵、潘家小镇、木杓海滨、农博雅趣、亭旁起义、仙岩洞天、多宝讲寺、东屏古村、穿岩石洞、北山春意……这些为数不多且“只手可握”的蟹壳画作品却是包罗万象,既有旖旎如画的山间,也有浪花朵朵的海边,还有古色古香的民居……
接下去,陈捷打算用刀刮的方式,在青蟹壳上创造出版画的效果。“风景系列有了,接下来,我想创作一个人物系列,这些人物也从三门当地有代表性的人物里挑选。”陈捷告诉笔者。
朱曙光 方正义 刘炜 朱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