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健康】

中年人要防耳硬化症

  郝女士听力下降并出现耳鸣状况有两年了,刚开始时耳鸣表现并不突出,出现的次数也不多,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频繁的发作,而且耳鸣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起初郝女士总觉得耳鸣不是大病,可能就是身体有“火”了,吃点消炎药就会好。最近去医院检查,医生说郝女士患的是耳硬化症。对于耳硬化症郝女士感到很陌生,表示从没听说过。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怕疾病?有没有治疗的办法?

  耳硬化症这种疾病并不为人所熟知,但患上这种疾病的患者却为此吃尽苦头,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逐渐加重,直到双耳完全失聪。所谓耳硬化症,就是耳内镫骨的正常骨质被吸收且为富含血管的新生海绵状骨质所替代,继而导致镫骨固定无法振动并失去正常的传音、扩音功能,当病变进一步发展而侵及耳蜗时将影响感音功能。如果不及时干预,病变任其发展,可出现兼有传导性与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混合性耳聋。耳硬化症由于早期症状隐匿,部分患者难以准确描述耳聋开始的确切时间,部分女性患者的耳聋会在怀孕、分娩等特定状态下加重。

  耳硬化症的发病率与人种有很大关系,白种人发病率高,黑人发病率最低,黄种人介于两者之间。发病年龄以中年较多,女性朋友要特别警惕耳硬化症。该病症状为:耳聋,双耳或单耳渐进性听力下降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耳鸣,20%~80%的病人伴有耳鸣。耳鸣多为低频性、持续性或间歇性,后期可出现高频性耳鸣;韦氏误听现象,患者在一般环境中分辨语音困难,在嘈杂环境中听辨能力反而提高,这种现象称为韦氏误听;眩晕,少数病人在头部活动时出现短暂的轻度眩晕。

  耳硬化症常被误认成其他疾病,这与患者本身的认识以及医疗因素有一定关系。耳硬化症被误认为是神经性耳聋的时候居多,因为神经性耳聋也会出现耳鸣、听力逐渐下降等与耳硬化症相似的症状。尤其是中年人,如果发现自己的听力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由于耳硬化症病因不明,因此目前尚无有效的对因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常常针对耳硬化的基本病理即镫骨固定,通过手术来恢复或重建活动的镫骨,从而获得具有传音和扩音功能的听骨链,恢复和改善听力功能,但开展这种人工镫骨植入术风险很大,需要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水平。

  李艳鸣


科技金融时报 【健康】 00008 中年人要防耳硬化症 2016-07-05 2 2016年07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