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怎样早防早治
图为李恒在实验室。 本报记者金乐平通讯员陈登俞振伟文/摄 |
骨性关节炎又称退变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治疗只能减轻控制症状,严重者还得进行关节置换手术。因此骨性关节炎诊断越早越好,及时治疗才能减轻患者病痛,并且有逆转痊愈的可能。
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李恒,对骨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治进行了长期研究。
多年的求学经历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使李恒对骨性关节炎有很深的了解。他说:“在X光等影像学确诊骨性关节炎后,病情其实只能缓解(消炎、镇痛等对症治疗),或者到了晚期干脆动手术用人工关节置换。得了病之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对生活有很大影响。”骨性关节炎治疗是个缓慢长久的过程,往往将伴随病人一生。而进行关节置换手术成本又颇高,李恒说,一整套手术和住院流程下来,要6万元左右。
是不是有办法从亚临床阶段,也就是骨性关节炎发病初期就能诊断病情,及时治疗让骨性关节炎“消失在无形中”?李恒对此进行了思考,结合文献和现代医学技术,他从microRNA(一种遗传信息载体,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入手,希望能从中找到对骨性关节炎具有早期诊断作用的生物标记物。
利用医院实验室,李恒从病人软骨、关节滑液中提取研究了大量种类的microRNA。经过数据分析,他认为存在5种左右microRNA对早期骨性关节炎有影响。在对骨科的长期研究中,李恒写了多篇骨关节方面的论文,其中3篇被国际高影响力的SCI杂志刊出。
接下来,李恒将进一步确定microRNA种类和含量,最终应用于临床实践。李恒说:“研究成功后,病人骨关节不适只需要去医院抽个血就可以知道病情如何。”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表示,会继续帮助李恒进行研究,并提供设备仪器上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