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浙江将建顶尖生物治疗研究中心

哈佛大学医学院参与共建,提供技术支撑

  本报讯 4月13日,浙江中医药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施国平团队合作,联合浙江益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签约共建“分子生物治疗研究中心”。

  施国平是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是世界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领域的先驱者,一直领导着世界上这个领域在医学中的发展,致力于这些蛋白酶与人类各种疾病的关系以及相关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治疗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近年来,施国平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4项,科研经费3亿多美元,先后在《自然》、《科学》等世界一流杂志发表论文共160篇,总影响因子1350分,多次获自然出版社杰出研究成就奖等奖项。

  签约仪式上,施国平还受聘担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并作了题为“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K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机制”的学术报告,介绍了该领域国际上最前沿、最先进的理念与技术。

  据悉,该中心将以分子生物学为核心,分子生物治疗研究为方向,延伸拓展至心血管病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神经病学等领域。从分子、细胞以及整体水平,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新的分子生物药物靶点,研究具有原创性的、性能优良的生物药物、疾病治疗方法和生物制药新技术,为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健康技术等提供学科交叉的创新平台,力争建设成为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研究中心。

  浙江中医药大学将为中心提供400平方米以上的实验室场地,同时保障引进技术团队、人才等经费支持;浙江益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以上科研经费和实验设备;哈佛大学医学院提供技术支持,具体由施国平领衔的研究团队负责实施。

  施国平及其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治,也是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学科优势之一,该校建有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免疫性疾病中医诊治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实力全国领先,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临床诊疗方案在全国2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此次双方将在科学研究、临床治疗、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大力开展共性和关键技术创新及成果的转移转化,提升生物技术创新水平,助推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通讯员 陈赵扬 本报记者 金乐平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浙江将建顶尖生物治疗研究中心 2016-04-15 2 2016年04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