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产经】

众创空间:我们是幸运的

双创“浙”一年(上)

  □本报记者 王菁

  “众创空间是幸运的,这份幸运不仅来自众多方面的支持,也有来自帮助创业者取得成绩后的成就感。”

  近日,记者在走访众创空间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幸运的”。记者了解到,浙江创客的春天早在两年前就已到来。2014年,浙江就出现了众创空间,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00多个。

  【编者按】

  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神州大地创业潮汹涌、创新风劲吹,众创时代呼啸而至。

  一向走在创新创业前沿的浙江,得“双创”浪潮之风气先,众创空间不断涌现,青年创客层出不已。省科技厅的一组数据充分表明,全省双创热度持续升温,2015年,仅杭州举办的“双创”活动就达1650场,平均每天4.5场;新增创业项目1364个,同比增长32.4%。全省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7763家,累计达23157家。

  尤为令人瞩目的是,在2015年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浙江获得17个奖项,占全国的40%,位列全国首位,其中在浙江举行的互联网行业总决赛中,浙江获奖企业数占全国的2/3。

  在“双创”一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对政府部门、众创空间、创客、创投资本等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密切相关方进行了多维度的深入采访,推出“双创浙一年”上 、中、下系列报道,欢迎关注。

  政策支持

  ——阳光雨露助我成长

  对于创客,浙江省认识早,扶持早,发展快。记者了解到,浙江省为响应国务院的号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014年,省科技厅出台《浙江省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保护指导意见》,在全国第一个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保护专项行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2015年,省科技厅会同省委人才办等部门出台《浙江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提升精准服务水平,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基层导向开展服务。同年,省政府办公厅推出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建立便捷的企业登记注册制度、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减免相关行政性服务收费等机制,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浙江认真实施《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 促进创业创新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众创空间管理评价办法,对全省众创空间绩效评价结果排名前20位的,每家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

  同时,全省各地为响应号召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条例。杭州,作为浙江省众创空间的试行者,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15年初,杭州巿出台了《杭州人才新政27条》,同年7月,杭州市江干区正式出台众创空间扶持政策,从房租、设施、项目培育、融资支持等九方面加大对众创空间的支持,这也是杭州第一个众创空间扶持政策。2016年初,杭州市科委和市财政局制定出台了《杭州市众创空间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对众创空间的管理及支持。

  众创空间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优质的公共服务。2015年8月,宁波市出台《关于培育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试行)》,从六个方面加快发展众创空间。2015年12月,温州市正式发布实施《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推出了厂房仓库改建为众创空间、入驻众创空间可获租金补贴税收优惠、对挂牌企业给予20万元的资金奖励等政策。

  “浙江创业的空气目前很好。创业者的热情、创业干劲,是需要鼓励的。创业就是要形成一种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省科技厅一位相关负责人说。

  杭州模式

  ——跻身全国前列 

  杭州,作为浙江发展众创空间的先行者,成为关注的焦点。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在杭州,众创空间开展培训、对接、辅导以及路演的各种活动每天达4~5场,每场50~100人,甚至更多。

  另据记者了解,2015年杭州众创空间共对接创业项目共计1364个,年均增长率 32.4%,其中503个项目获得融资,占比37%,与上海持平,高于深圳的31%。

  “现在‘福云’的影响力大了很多,以前只做无线、电商和游戏三块的服务,现在增加了用车市场和旅游市场。从当初一个小小的孵化器,后来入驻梦想小镇,到现在孵化对接了很多企业,这是我们众创空间集体努力的结果,也是创客对我们的信任。”作为“众创人”,杭州福云创咖执行董事寿远表示,杭州的众创空间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相对应的创业片块。

  “和孵化器功能不同,我们是非盈利性组织,更关注草根创业者。”西湖创客汇创始人戴立说。在他看来,西湖创客汇在这一年里更成熟了。“现在,除了非盈利性不变,其他方面则做了相应调整,现在我们更注重与其他孵化器的活动配合、针对不同的创客调整各自资源的对接形式等。”  

  跟着“双创”火热形势走的还有来自国外的孵化器,例如去年6月成立的幼发拉底杭州孵化中心。其创始人沈赐恩博士表示,幼发拉底孵化器作为硅谷华人孵化器的代表,比较了解美国和中国的优势,这为其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成立至今已近一年,“现在,已有上百家入驻企业。这一年里,我们努力寻找美国和中国创业的契合点,在一次次的路演、资源对接、活动策划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式,做到了为中国创客提供美国创业思想及资源。” 

  特色小镇

  ——双创先锋营

  除了各类孵化器与众创空间,浙江还出现了各色特色小镇,把产业、生活和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了年轻人创业、人才创业、互联网创业的新格局。目前浙江省特色小镇已有70多家,计划年底达到100家。

  作为“双创”的先锋阵营,各个小镇也各具特色。

  “我们每周有一个‘良仓三人行活动’,每次邀请3位投资人和3个创业项目进行交流,帮助创业者做些具体工作,同时对行业方向做一个深度交流。”梦想小镇创始人之一魏振兴告诉记者,小镇每月还会举行一次“创业先锋营”大赛,前四名能获得一笔数额不小的政府创业基金,未获奖的创客也能借此机会一展风采,甚至直接吸引到听众席上风投机构的投资。

  同样是特色小镇,云栖小镇显得有些不同。杭州转塘科技经济园区管委会方龙表示:“我们能给创客的,是资源的无偿对接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小镇里的创客多是搞技术的科技型人才,我们要做的就是实实在在为他们提供老师、场地、设备和资金。”

  云栖小镇在创客选择上有着独特的衡量方式。方龙表示:“当大数据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时,‘云’就是我们的选择。我们有淘富成真、阿里云,我们的技术都在云端,我们希望入驻的企业是能落地的,而不是空有情怀。”

  科技金融

  ——放大创新力量

  对于创业,仅有平台、想法是不够的,更需要金融资本支持。科技与金融结合,便能放大创新的力量。

  据了解,浙江省建立了政府、银行、保险共同参与,市场化运行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优化创业创新融资环境。各类基金公司管理资金超过5000亿元, 各类创业投资机构管理资本700亿元,全省各级科技、财政部门设立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超过45亿元。

  为支持“双创”,浙江还出台了《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浙江省科技金融结合的实施意见》,引导银行扩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目前,全省专利权质押贷款余额超过6.3亿元,居全国前列;各市县设立各类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2.77亿元。通过科技担保、专利权质押、信贷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银行为696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25亿元。

  此外,记者了解到,一些众创空间也设立了自己的投资基金。因为与初创团队一同办公,对他们的战斗力和优势最了解,这对于众创空间作出投资决策极为有利。自筹投资基金,一方面加强了空间的生存能力,也让空间在整个创业链上的位置显得更为重要。

  杭州市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众创空间已设立或整合的基金就达158个,资金总规模91亿元;众创空间获得天使投资企业(项目)315家 ,获得投资额8.36亿元。一个覆盖科技创新创业多链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支持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天使资本”供给日益加强。


科技金融时报 【产经】 00004 众创空间:我们是幸运的 2016-04-12 2 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