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健康】

为什么中药也能治病?

人参多糖和人参皂苷在肠道内参与调解肠道菌群示意图。

  ■边德

  中医一直是很有争议的一门学科,相信中医的人经常能够列举出身边亲戚朋友各种被中医治好的例子,来证明中医是有效安全的;而不相信的人,往往会以科学来反驳,说中医是“经验医学”、“药剂的药理毒理都不甚明朗”,这种争论从未停歇过。近日生物谷刊文,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出发,对中药治病的药理学原理,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困了、累了,来碗独参汤

  独参汤是一种中药汤剂,大家或许觉得很陌生,但是它的主要材料就是人参。虽然陌生,但其实独参汤在临床上应用已经有600多年了。别看独参汤方剂资格老,但是还是有一颗想要不断突破的心,这不,紧跟潮流的“老干部”如今也在肠道微生物方面建立了自己的功勋呢!3月初,我国科学家发表文章,称服用独参汤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帮助被打乱的人体内环境恢复平衡。

  这一功效要归功于人参内含的多糖,它能够提高肠道对特定人参皂苷的代谢和吸收功能,加强两种关键的有益共生菌乳酸菌和拟杆菌的繁殖能力,扰动肠道内菌群,让被破坏的菌群恢复正常。同时,用人参多糖处理的内源性代谢紊乱的实验鼠病情也明显改善,恢复到了与空白对照组的普通实验鼠同样的水平(见上图)。

  其实科学家们在早前的研究中就发现了人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人参皂苷和多糖,但是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这次的研究成果是让人感到惊喜的。

  减肥首选赤灵芝

  前面提到的研究当然不是中药第一次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一年前,台湾长庚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发现中药灵芝能够调节实验鼠肠道菌群,改善肥胖的症状。

  肥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多年来,科学家们从未放弃过想要攻克它的念头,在许多科研成果证明了肥胖的发生常伴随慢性炎症以及肠道菌群生态紊乱后,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这两块高地,也许攻占了它们后,肥胖这个”堡垒”就能被人类轻易拿下了。

  灵芝和人参一样,是古装剧里的“明星药材”、“古代保健品之王”,这次也走下了神坛,在接地气的减肥领域里大显身手。研究人员从灵芝中提取出了一种减肥有效成分WEGL,用它处理高脂饮食的肥胖实验鼠,发现实验鼠炎症消除了,体重减轻了,紊乱的肠道菌群生态也逆转了,而且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还提高了,这一系列的现象都说明灵芝提取物可能会成为治疗肥胖的良药。

  不但如此,为了巩固“肠道微生物与肥胖之间存在直接关联”这一结论,实验人员还将减肥成功的实验鼠的粪便移植到了空白对照实验鼠的肠道内,果然发现了同样的现象。

  治疗糖尿病就喝葛根岑连汤

  如果前面两个例子还不够的话,那我们再来说说糖尿病。在2014年,我国的几位科学家对最早出现在《伤寒论》中的葛根岑连汤做了临床试验,使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对187名患有Ⅱ型糖尿病的患者分组进行了治疗,随着葛根芩连汤剂量提高,受试者的肠道菌群结构与开始治疗前的菌群结构差异变得越来越大,症状逐渐改善,临床疗效越来越好。这一结果除了说明药物的疗效外,也提示了菌群变化可能是糖尿病改善的原因之一。

  尽管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完美的近乎变态,但客观地说,实验样本量其实是偏小的,且中药汤剂由于产地、制备方法不同,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疗效的稳定性没有较好的保证,这一点虽然是中药的通病,但同时也提醒我们的中药研究任重而道远,究竟是哪些有效成分对疾病的治疗起到关键的作用,要靠未来多次的临床研究去发现,然后进一步再完善有效成分-剂量-治疗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药也不能固步自封,在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证明自己的同时,慢慢地进入国际市场。不过相较传统的中药药材和汤剂,中成药似乎接受度更为广泛一些,在有效成分的纯度等方面更接近西药,所以作为中药打开国际市场的一个先锋也更为合适。

  国际医药市场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医药监管机构,它的许可和国际市场的份额对于中国医药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也能看到现在FDA对中成药的监管和开发指南也在逐渐完善,这似乎是在向我们释放一个好的信号——FDA对中医药的认可程度在稳步上升。

  今年的“两会”期间,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表示,他们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已经完成了FDA的三期临床试验,进入了统计数据的阶段,这意味着复方丹参滴丸可能会成为第一个在美国FDA通关的复方中成药。但它并不是孤身一“人”在闯荡FDA,其他我们也还熟悉的如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胶囊、北大维信的血脂康胶囊以及康缘药业的桂枝茯苓胶囊等也分别在进行二期临床和三期临床试验。


科技金融时报 【健康】 00016 为什么中药也能治病? 2016-04-08 2 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