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疲劳可能致病
据专业医学调查机构统计,我国约80%的白领处于过劳状态。而且白领阶层“过劳死”案例也时有发生。眼下因长期疲劳导致的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正慢慢向忙碌的都市人群逼近。由于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被忽视,时间久了可导致多种系统功能下降,继而引发呼吸、消化、免疫等系统性疾病,重者可导致猝死,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是指尚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的症状。是一种以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以疲劳、低热(或自觉发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睡眠障碍和抑郁、咽喉痛、肌肉痛、关节痛、头痛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综合征。
调查显示,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情况有3个特点:1.发病率高,达到25.6%。2.发病人群集中,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科研、金融、新闻媒体、公务员、广告等行业。3.患病时间长,大多数患者患病时间在一年半以上,其中30%左右的人有长达5年的疲劳感。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国外研究发现,该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代谢、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有明显异常。
目前采用的诊断标准是1987年4月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研究制定的,需要通过三大标准进行衡量。
1.主要标准:持久或反复发作的疲劳,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根据病史、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可排除引起慢性疲劳的各种器质性疾病。
2.症状标准: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不易解除的疲劳;没有明确原因的肌肉无力;失眠症状普遍存在,或经常多梦和早醒;头胀、头昏或头痛;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肩背部不适、胸部有紧缩感,或有腰背痛、不定位的肌肉痛和关节痛,无明确的风湿或外伤史;心情抑郁、焦虑、紧张、恐惧;兴趣减退或丧失;性功能减退;低热;咽干、咽痛或喉部有紧缩感。
3.体征标准:低热,口腔温度小于38℃,肛门温度小于38.6℃;咽部充血,但无明显扁桃体炎症;可摸到小于2厘米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或有压痛感;未发现其他引起疲劳的疾病体征。
若同时具有2项主要标准、6项症状标准和2项体征标准,或累计具有8项以上单纯的症状标准,即可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患有严重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很有可能出现猝死,即过劳死。主要是因为长期劳累过度,不能及时缓解,精神与内分泌系统紊乱,积劳成疾。
医学专家提醒,休息是对抗疲劳的最好办法,但休息不等于睡觉。休息应该是一个大范围的表现,包括身体和心理适度放松和调节。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