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理财需要快准狠
![]() |
近期,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持续走低,以1月份为例,国有银行的人民币非结构性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下降明显;股份制银行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43%;城市商业银行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44%;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5%。
据了解,今年在货币环境相对宽松、市场利率降低的大背景下,未来理财收益低于4%将成为常态,平均预期收益率将跌入“3”时代。
“去年12月初,我以10万元购买了一款银行理财产品,当时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达5.55%。这眼看着产品快到期了,收益率却降至4.6%,下降了0.9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比前两个多月购买实际收益大概会减少229元。”黄先生对此甚是苦恼,决定调整今年的理财规划。
那么,在这样的市场下,投资者应该把钱放在哪个“篮子”里呢?
“在银行利息下降的情况下,把钱全部存在银行非常不划算,配置一些理财产品,可以实现保值增值,但要慎重考虑配置方案,建议不要购买风险较大的互联网P2P理财产品。”理财师说,眼下理财宜早不宜迟、宜长不宜短,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资产进行分占比、分期限、分投资方向的配置规划。
对于短期流动性资金规划,如年轻的工薪一族,春节后有盈余资金,但日常生活又对资金灵活度要求较高,建议可以选择银行一些短期理财产品,不仅当日计息,还能享受活期便利和理财的收益率,目前该类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左右。
对于中长期的资金规划,风险承受能力较高、期望获取更高收益的客户,可以把部分资金投入中长期保本型基金。而对于黄先生等风险偏好趋稳健的客户,如果对灵活性要求不高的话,可以考虑投资1年期及以上的产品,能够省去一年产品到期转换的收益空白期,也可防止2016年继续降息带来的收益影响。例如目前各银行代销的万能险等产品,不但有保本及保底收益的安全底线,近期宣告收益大多也达到了5%以上。同时,为了应对人民币贬值,投资者还可以选择部分美元理财,实现资金保值。
“今年理财,选准产品是关键。面对眼花缭乱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要先对每个银行的投资理财产品进行了解,之后通过对比进行选择。若遇到收益不错且风险较低的产品,一定要快、准、狠地拿下。”理财师表示。
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