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金融】

保险诉讼数量大幅下降

温州有支保险纠纷“消防队”

  本报讯 在近日召开的浙江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视频会议上,温州的保险诉讼数量成了业内关注的焦点。“去年起,我市保险诉讼量大幅下降,与其他诉讼案不断攀升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温州市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郑向慧说,仅鹿城区,2014年保险诉讼案还达到2200多起,去年急速下降到了380多起。而这与协会完善保调会建设及诉调对接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郑向慧介绍,由于对保险合同条款理解不一致,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保险公司之间发生保险纠纷在所难免。而保险业大量的保险纠纷案件,既增加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也耗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

  为解决这个问题,温州保险业成立了一支“消防队”在全省率先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2013年11月,温州市保险行业协会与鹿城区人民法院就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迈出实质性步伐,出台了《关于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2014年4月21日,温州保险行业诉调对接中心正式挂牌,全市开始探索开展保险纠纷案件的诉调对接工作。

  诉调对接机制建立后,保调会与鹿城法院立案庭进行具体业务衔接。对当事人起诉至鹿城法院的尚未立案、已经立案、正在审理程序中的保险纠纷案件,鹿城法院可以委托保调会进行诉前调解、诉中调解或者邀请保调会调解员进行协助调解。

  3月3日下午,在温州保险业诉调对接中心,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调解,私家车车主张某和摩托车车主蒲某一起拿到了温州市保险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在误工费和护理费上的争议,最终达成了一致的处理意见。

  “2015年,保调会共受理鹿城法院移交的诉调对接案件56件,涉案金额528.17万元,成功调解34件,调解成功率达60.71%,调解成功后案件执行度100%,没有一件再引发信访或诉讼,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分流了法院的工作压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郑向慧介绍。当事人经保调会调解员主持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还可以就调解协议向鹿城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或出具民事调解书,经鹿城法院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

  事实证明诉调对接能够及时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如果当事人选择诉调对接,一般保险纠纷案件只需10个工作日,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且不向案件当事人收取任何费用。”保险协会工作人员介绍,诉调对接符合中国老百姓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心理,同时又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真正做到让消费者“既省时、又省钱”,更易于为消费者选择和接受。

  本报记者 李尖


科技金融时报 【金融】 00004 温州有支保险纠纷“消防队” 2016-03-15 2 2016年03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