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金融】

让自我“造血”功能升级 为实体“输血”水平提高

民间金融创新发展的“海宁样本”

  □方霞 李迪刚

  民间金融具有信息优势、成本优势、手续灵活简便等优势,可以有效地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填补金融生态空隙和断层;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引导和规范,长期以来处在所谓正统的金融体系之外,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进一步规范民间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民间金融的效率、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在嘉兴的海宁市,当地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积极培育发展民间金融业态,提升其自身“造血”功能的同时,创新监管风控,探索出了一条民间金融创新发展的海宁之路,推动民间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民间金融业态百花齐放

  前不久,宏达小贷成功以现金方式收购海盐汇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继去年年底成功登陆新三板后,该公司将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进一步扩张。其实,作为浙江省第一家小贷公司,过去几年宏达小贷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注册资本从最初的1.6亿元扩大到了5亿元,客户成倍增长,累计为4000多家小微客户提供超过350亿元的贷款支持,实现净利润超4亿元。

  目前海宁各种民间金融业态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海宁已经有宏达、鸿丰、嘉宝三家小贷公司,由于发展质量好,去年,宏达小贷和鸿丰小贷已经成功登陆新三板,嘉宝小贷挂牌材料也已上报股转中心,有望形成海宁小贷公司的新三板板块。

  此外,作为浙江省开展中小企业融资租赁试点的4个县(市)之一,海宁市融资租赁行业发展也走在全省前列,其发展速度和质量均居嘉兴前列。2015年该市融资租赁公司支持以“机器换人”为主的技改投资项目共计104项,占该市技改投资项目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海宁市积极推动融资租赁公司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康安融资租赁公司在2015年成功登陆新三板,荣年融资租赁公司正在为冲刺香港上市做准备,极具海宁特色的融资租赁发展模式已经形成。

  海宁还积极探索民间融资管理创新,2014年7月,海宁成立了嘉兴市首家民间融资服务中心,推进民间融资服务的阳光化,在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的同时,为中小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金融创新支撑。

  为实体经济源源“输血”

  一家皮革企业由于流动资金紧张,找到海宁民间融资服务中心,希望中心能帮助其解决流动资金需求400万元。从企业提交申请至贷款发放,中心只花了一周时间。

  在海宁,小微企业融资除了银行外,还有很多的选择。无论是融资租赁公司还是民间融资服务中心,抑或是小贷公司、P2P,虽然各有特色,但共同的特点还是手续简单方便、放款迅速,能解小微企业燃眉之急。

  海宁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民间金融是银行资本的有力补充,它的发展有力破解了民间资本多、投资难,小微企业多、融资难这一‘两多、两难’的问题。海宁的目标是通过金融改革创新,实现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和阳光化发展,最终实现民间资本快速高效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

  随着民间金融的发展,海宁金融活力显著增强,为实体经济源源不断地“输血”。据统计, 2015年,海宁的3家小贷公司累计发放支农支小贷款19897笔,贷款总额达到96.43亿元,惠及小微企业及农户近2000家;海宁民间融资服务中心已累计撮合资金45.3亿元,惠及“三农”小微企业140多户,累计上缴税收1137万元;截至2015年末,海宁4家融资租赁公司累计投放总额达到69.04亿元,资产规模达到30.52亿元,占该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5.9%。其中,2015年支持实体经济租赁额达到13.79亿元,比上年增长44.8%。

  再造民间金融健康肌体

  在海宁,通过政府层面的严监管和企业层面的严风控,再造了民间金融的健康肌体,这一模式不仅在浙江省走在前列,也为业内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

  在政府层面,海宁市对民间金融机构的发起人都有严格的准入机制。细观海宁的民间金融机构,其背后都是本土的老牌大企业或者上市公司,如宏达小贷背后的宏达高科,民间融资服务中心背后的美大集团,皮城金融背后的海宁皮城等等。

  严格的监管则让海宁的民间金融机构实现健康运行。以小贷公司为例,海宁市以构建多元监管方式为出发点,创新性地引入中介机构配合监管模式,切实发挥第三方审计的“放大镜”作用,全面排查行业风险点。

  从2010年开始,海宁市每年分别委托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年中风险防控检查与年底的监管评级审计,达到审计全覆盖,并在审计中实行交叉审计。提高企业自身的“免疫力”也势在必行。海宁推动民间金融机构建立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利益各方的激励相容,并推动其对接资本市场,借助公众公司充分及时、完整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引入投资者与社会公众参与监管,倒逼其提升规范程度。目前,海宁民间金融机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我风控体系。如鸿丰小贷风险部门直接参与贷前审查,将风险防控端前移,在贷款审核时采取交叉检查,通过分析客户水电用量、缴税数据等手段确认客户资质水平。

  同时,海宁市强化政策指导,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民间融资服务中心等创新型金融主体发展壮大。截至2015年末,海宁市已经累计兑现奖励资金1.42亿元,全部用于金融机构风险补偿金。同时,海宁还要求享受政策扶持的民间金融主体前三年经营利润不予分红,全额用于补充注册资本金,该市民间金融企业发展进入“经营发展—扩大规模—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

  监管+风控”,营造了海宁民间金融发展的良好生态。目前,海宁小贷公司不良贷款率仅为1.28%,民间融资服务中心不良贷款率仅为0.2%,融资租赁公司全年没有不良贷款产生。


科技金融时报 【金融】 00004 民间金融创新发展的“海宁样本” 2016-03-15 2 2016年03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