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跨界”建议:

出口商品检验不要“自己为难自己”

  本报讯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提出深化出境商品检验制度改革的建议。

  周国辉说,出口商品检验制度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新常态下已难以适应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贸易便利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要作大的改革。

  首先,商检部门集政府监管和商业检验职能于一身,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政企不分和不公平竞争。

  其次,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在商检中关注的是进境产品,只有极少数国家对出境商品进行检验。而目前我国出境商检制度虽经多次改革,但出境商品实施检验的绝对数仍很大,相对数量也远高于进境产品。

  出口国政府机构没有义务去承担贸易双方的市场风险,且在当前困难经济形势下,给出境产品设置技术壁垒缺乏合理逻辑,也不利于企业出口竞争力。这有点“自己为难自己。”

  再者,由于贸易保护,检查项目、标准等原因,不同国家很难互认检验结果。中国的出境商品检验,某种意义上是做“无用功”,却增加了企业贸易成本,影响通关效率,削弱出口产业竞争力。一些企业反映,当前出口形势严峻,除外需不振外,原料、人工、物流、通关等形成的综合成本过高,导致竞争力不足,也是重要因素。

  另外,优化改革出境商检制度,加大进口商品的检验力度,一方面可以保护国内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可以倒逼国内厂商改进质量,提振国人对国货的信心。

  周国辉表示,一些业内人士也担心,滞后的监管制度会制约新业态的发展。为此,他提出五条建议:一是调整商检部门职能,实现管办彻底分离;二是进一步弱化出境商检功能,直至取消出境法定强制检验制度;三是将工作重点转变到进境商品的安全管控和质量检测,确保进境商品的安全质量,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四是大力支持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五是接轨国际水平,提高口岸效率。本报记者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出口商品检验不要“自己为难自己” 2016-03-15 2 2016年03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