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西村建起“竹韵馆” 传承竹编手艺
这些天,走进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莲西村,茂密的毛竹林郁郁葱葱,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65岁的村民李毛狗正坐在家门口编制竹制品,他的手法娴熟,不一会儿功夫,就制作了一些精致的竹箩。“我早在正月十二就开工了,怕有人来拿货跟不上。”李毛狗乐呵呵地说。
白天上山砍毛竹,晚上在家做竹编,这是莲西村竹农的生活规律。一般两口子做竹制品,年收入四五万元。莲西村由建民、建幸和莲花三个自然村组成,该村盛产毛竹,其竹编手艺已有200多年历史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评为“竹编之乡”。与李毛狗一样,现在莲西村全村800户村民中,有100多户村民在家从事竹制品加工,而且三个自然村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建民自然村竹制品加工主要以扫帚、脚手架为主;而建幸自然村以制作花圈架子、竹箩为主;莲花自然村则以制作包括竹篮、锅刷等家庭日常生活用品为主。
以往,由于交通不便、物流不畅,莲西村的竹制品并未让竹农们的腰包真正鼓起来。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一些头脑活络的竹农专门做起了批发生意,将本村的竹制品直销到萧山、上海等地,这使得村里的竹制品销量及价格得到了保障。贩销大户金长法专业卖竹制品已有6个年头了,去年他一共帮助村民出售11万个竹架子,销售额近60万元,20多户竹制品加工户的货全由他包销。
据村委会主任金建安介绍,现在村里制作竹制品的大多是50岁以上的村民,年轻人很少从事这一行业。“我们一直在引导,希望年轻人能将手艺传承下去,失传很可惜的。”金建安说,为此,村里专门建起了“竹韵馆”,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年轻人不要忘记这一传统手工艺。走进设在村文化礼堂的“竹韵馆”,只见陈列着上百年来该村村民制作的100多种竹编制品,有农用的和生活用的几大类,带着岁月的痕迹。钟伟 胡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