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能治多种重症
树兰医疗征集百名宫血干细胞志愿者
本报讯 成年女性的“大姨妈”可以“变废为宝”,从中提取的宫血干细胞,可治疗肺损伤、肝硬化、心梗等多种疾病。因科研需要,在今年“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树兰医院征集100名宫血干细胞志愿者,通过卫生棉条、月事杯在家自行采集经血,由医院上门回收,在实验室提取宫血干细胞。
“宫血干细胞是目前已知的人体细胞中自我复制与定向分化能力最强大的干细胞,来源于女性子宫内膜,通过女性的经血排出体外。” 这项活动的主导者是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树兰医院细胞研究中心副主任项春生教授。项春生介绍:“宫血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它的分化潜能与胚胎干细胞相近,又具备免疫原性低、异体移植无免疫排斥反应或反应较弱的特性,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项春生指出,宫血干细胞在肺功能衰竭、慢阻肺和失代偿肝硬化的临床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2013年浙江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杨大伯,治疗中医生就尝试使用了宫血干细胞。因为干细胞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后,最先到达的器官是肺部,可直接进行肺部的修复再生,对肺部疾病的效果最佳。”项春生说:“目前可证实,宫血干细胞有疗效的疾病有肺损伤、肝硬化、心梗、糖尿病等,正在研究的包括脑瘫、中风、帕金森综合征等。
经过近10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项春生发现宫血干细胞在治疗肺损伤、肝硬化和糖尿病等方面效果突出,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研究还发现,宫血干细胞具有增殖能力强、不导致染色体变异、不导致肿瘤发生等特征,因其数量巨大而成为全球最大的干细胞来源。
项春生呼吁无妇科传染病、经期规律、半年内无流产或其他妇科重大疾病、年龄为18~40岁的女性积极参与宫血干细胞的捐献,通过简单、无痛、无压力的采集,把废弃的经血变为宝贵的细胞资源, 符合条件的志愿者还将成为第一批宫血干细胞的受益人,医院将根据捐赠次数回馈相应的免费保存年限。
本报记者 张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