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服装设计后 她为何又去学了畜牧专业
小车沿着一条蜿蜒的山路,兜兜转转,来到了一个幽静的山坳里。
这里,位于湖州市吴兴区埭溪镇茅坞村与五石坞交界处,叫杨亩田。
一个马蹄型的地盘,四面环山。虽是隆冬,一眼望去,满目葱绿。
一个猪场,一个鸡场,镶嵌在大片茶园之间。
阳光下,茶园里,一群群鸡正在觅食。
山坳里,不时传来一阵阵母鸡下蛋后发出的“嘎哒、嘎哒”叫喊声。
主人王金根告诉我们,在这里有一个家庭创业团队,创办了杨亩田家庭农场。而其中的养鸡场是这个家庭农场的一部分。“在这里,负责养鸡的大女儿章丽正在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书写自己的人生梦、致富梦。”王金根说。
章丽本已大学毕业,却想着父亲的猪场需要技术人员,于是选择继续读书,学习畜牧专业;她本已经找到了如意的工作,有优厚的待遇,却辞去了工作去自己创业;她原本可以在城市里享受舒适的生活,却要自找苦吃,远离城市,去山里与鸡为伴,干又苦又累又脏的活。
见到章丽时,她正在自己创办的养鸡场里,忙碌:投料、搞卫生、捡鸡蛋……
在鸡棚里,张丽一边捡鸡蛋,一边向我们讲述了她的创业经过。
章丽于2007年毕业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曾在杭州、金华等地从事服装设计工作。但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章丽却选择继续读书。
“放弃原来的服装设计工作,去学习畜牧专业,是我人生的第一次抉择。”章丽说:“因为父亲的养猪场更需要有一个懂技术会经营的人。”
2010年,章丽完成了华中农大畜牧专业的学习。其时,他父亲的养猪场很不景气,猪瘟严重。家人权衡再三,让张丽在德清一家企业找到了一份工作。
找到了自己如意的工作,又有好待遇,章丽本该心满意足。但是,让人不解的是,4年之后,不甘寂寞的章丽又面临着人生的再次抉择。此时,养猪业峰回路转,她深知山坳里才是她实现梦想的地方。2014年冬天,她辞去了自己的工作,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回到山坳,创办自己的家庭农场。
在父亲的支持下,章丽于2015年初,在茅坞村的杨亩田,建成了占地面积为500平米的养鸡场,并于2015年4月从外地采购了第一批3000多羽“仙居”优良苗鸡进行饲养。
在偌大的鸡棚里,我们看到一排排鸡笼靠墙而建,鸡舍与地面隔开,保持了干燥整洁,鸡棚里绝无臭味。主人为所有的鸡宝宝打造了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两年的畜牧专业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但是,正如俗话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少’。”章丽介绍说:“就在第一批苗鸡进场不久,就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那段时间,章丽和他的丈夫每天夜里都要反复起来,到鸡棚里看看这些鸡宝宝。那是初春的一个深夜,章丽看到的一幕,真的让她大吃一惊:大批的苗鸡死了!
经过了解,章丽知道,没有给小鸡断喙,是造成死亡的原因。“ 断喙的第一个好处,就是防止啄癖。鸡有个习惯,就是喜欢用它的喙到处啄,到处叨,喙又那么锋利,在养殖密度大的时候,难免会打架,这个时候,喙就成为最好的武器。鸡打起架来下嘴特别狠,轻的被啄伤破了相,重的说不定会丧命,那样一来,养鸡人的损失可不小。”
找到了原因,章丽及时采取了措施,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为了保证肉鸡的品质,章丽不断摸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饲养过程中。父亲的养猪场有3000多头存栏猪,这些猪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粪便。章丽让粪便变废为宝,用它培养蛆虫,再用蛆虫养鸡,走出了一条循环生态养鸡的路子……
午后的阳光,洒满杨亩田。
在鸡棚里,章丽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在3000多羽鸡里,目前有一半左右产蛋,每天产蛋50多公斤,每公斤批发价40元左右,一天就是2000多元。这还不算,每只鸡至少可以卖上100元。”
看着几个月前的苗鸡,在自己的精心饲养下,目前已经陆续开始产蛋,并源源不断地销往杭州等地,章丽喜不自禁:“在自主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挖到了第一桶金。创业虽然艰辛,但我苦并快乐着!”
邓德华